碓舂的意思、碓舂的详细解释
碓舂的解释
用杵臼舂米或捣物。《淮南子·天文训》“是谓高舂” 汉 高诱 注:“高舂时加戍,民碓舂时也。”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我还可看他们烘焙火药,碓舂木炭,筛硫磺,配合火药的原料。”
词语分解
- 碓的解释 碓 ì 木石做成的捣米器具:碓房(舂米的作坊)。 笔画数:; 部首:石; 笔顺编号:
- 舂的解释 舂 ō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舂米。舂药。 笔画数:; 部首:臼;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碓舂”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
基本定义
“碓舂”指用杵臼舂米或捣物的动作,属于传统农耕或手工艺中的常见操作。其中,“碓”为左右结构的汉字,本义指木石制成的舂米工具;“舂”为上下结构,表示用杵在臼中捣碎谷物。
-
历史文献引用
该词最早见于汉代典籍,如《淮南子·天文训》中提到的“高舂”,东汉学者高诱注解为“民碓舂时也”,表明其与古代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现代文学用例
沈从文在自传中描述手工作坊场景时,曾用“碓舂木炭”来刻画火药制作的工序,说明该词在近现代仍用于描述传统工艺。
-
结构与发音
- 拼音:duì chōng
- 注音:ㄉㄨㄟˋ ㄔㄨㄥ
- 字形结构:“碓”为左右结构,“舂”为上下结构。
-
延伸说明
该词多用于书面或特定语境,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但在描述传统农具、古法工艺时仍具表现力。其动作核心是通过反复捶打实现脱壳、粉碎等目的,与“捣”“碾”等动作类似但工具不同。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农具分类或方言中的演变,可参考《淮南子》原文或地方民俗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碓舂(duì chōng)是指古代用来磨碾谷物的器具。碓舂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碓是指用来磨谷物的木制器具,舂是指用棍棒敲击谷物来砸碎它。它的部首是石(石在左,千在右)和手。
碓舂来源于古代农业社会的生产工具,是为了加工用来制作食物的谷物而开发的工具。在古代,人们利用碓舂将采摘回来的谷物放入碓中,再用舂棍敲击碓内的谷物,来磨碎它们。这样磨碎后的谷物可以用来烹饪食物或制作面粉等。
在繁体中,碓舂的写法为「碓杵」。碓杵的「杵」是指用来敲击谷物的棍棒,与「舂」的意思相同。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碓舂的「舂」部分常见的写法还有「舁」和「釀」。这两个写法也与原本的意思相联系,「舁」是指以肩膀扛物,「釀」是指制作酒或将水果发酵。
以下是碓舂在句子中的使用例子:
1. 他每天都要亲自碓舂谷物。
2. 奶奶利用碓舂将玉米磨成玉米粉。
与碓舂相关的组词有谷物、磨碎、石磨、石头等。近义词包括磨、磨石、打谷等。
有关反义词,碓舂是表示加工谷物的工具,与其相对的是使用磨石、石磨等工具来磨碎谷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