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序的意思、九序的详细解释
九序的解释
同“九叙”。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 夏后氏 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縟。” 唐 独孤及 《送贺员外巡按毕归朝序》:“六府修,九序成。” 宋 范仲淹 《上张侍郎启》:“参万微之景业,升九序之康歌。”
词语分解
- 九的解释 九 ǔ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泛指多次或多数: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笔画数:; 部首:丿; 笔顺编号:
- 序的解释 序 ù 次第:顺序。秩序。次序。工序。程序。序数。 排列次第:序次。序列。 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之前的:序言。序跋。序曲。序幕。序论。 古代指送别赠言的文字。 指季节:四序。 古代地方办的学校:庠序。
专业解析
“九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非独立收录的常见词条,其核心含义需追溯至中国古代经典文献,特指《尚书·洪范》篇中记载的“洪范九畴”。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哲学和宇宙观体系,被视为治理天下的根本大法。以下是基于权威典籍的详细解释:
“九序”的含义:
“九序”即“洪范九畴”的别称或简称,指夏禹治理洪水后,上天赐予的九类治国安邦的根本法则与秩序。这九类法则构成了一个系统的治国纲领,涵盖了自然规律、人伦道德、行政制度、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具体内容按顺序为:
- 五行: 水、火、木、金、土。指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及其运行规律(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稼穑)。《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 五事: 貌、言、视、听、思。指君主修身养性的五个方面(容貌要恭敬,言论要正当,观察要明白,听闻要广远,思考要通达)。《尚书·洪范》:“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
- 八政: 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师。指国家治理的八个重要政务部门(管理民食、财货、祭祀、居住、教育、司法、朝觐、军事)。《尚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 五纪: 岁、月、日、星辰、历数。指记录和协调时间的五种方法(年、月、日、星辰的运行、历法推算)。《尚书·洪范》:“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
- 皇极: 指君王统治的最高准则,即建立中正之道,以公平无私的准则治理百姓,赏善罚恶。《尚书·洪范》:“皇建其有极…无偏无陂,遵王之义…会其有极,归其有极。”
- 三德: 正直、刚克、柔克。指治理臣民的三种德性(以正直待人,对强硬者以刚强制服,对和顺者以怀柔安抚)。《尚书·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
- 稽疑: 指通过占卜(龟卜、筮占)和参考君主、卿士、庶民的意见来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尚书·洪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
- 庶征: 指雨、旸(晴)、燠(暖)、寒、风五种天气现象(休征:好征兆;咎征:坏征兆)。这些自然现象被视为上天对人间政治的感应(天人感应)。《尚书·洪范》:“庶征: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风。”
- 五福六极: 指上天赐予的五种幸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和降下的六种灾祸(凶短折、疾、忧、贫、恶、弱)。用以劝勉行善,警戒作恶。《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
权威性来源参考:
- 《尚书·洪范》原文: “九序”概念最原始、最权威的出处。其内容奠定了后世对“九畴”理解的基础。可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尚书正义》或权威古籍数据库如“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https://ctext.org)中的《尚书》部分。
- 《汉语大词典》: 对“九序”或“洪范九畴”有明确释义,指《尚书·洪范》所述之九类治国大法。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 《辞源》(修订本): 作为专门收录古汉语词汇的大型辞书,对“洪范九畴”有详细解释,列明其具体内容。商务印书馆出版。
- 《汉书·五行志》: 班固在《汉书》中专设《五行志》,系统阐释了《洪范》中的“五行”和“庶征”思想,将其与历史事件相联系,是理解“九畴”中天人感应思想的重要历史文献。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
- 历代经学注疏: 如孔颖达《尚书正义》、蔡沈《书集传》等,对《洪范》篇的详细注解是理解“九序”内涵的经典学术依据。可参考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或相关古籍整理本。
网络扩展解释
“九序”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汉语词汇,其解释可综合如下:
一、基本含义
“九序”同“九叙”,指事物经历九个阶段或变化,强调发展过程的完整性和次序性。其中“九”象征中国文化中的“完整、长久”,“序”表示顺序或层次。
二、文化渊源
- 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描述夏朝功绩时提到“九序惟歌”,后唐代独孤及、宋代范仲淹等文人也曾引用。
- 政治象征:古代多用于形容德政或治国功绩,如“六府修,九序成”即指政治治理的完善。
三、应用场景
- 文学创作:用于描述事物发展历程,如个人成长、社会演变等。
- 历史评述:评价朝代或政策的系统性成就,如“勋德弥缛”(功绩与德行繁盛)。
四、相关概念
与“九功”(九种治国功绩)、“九畴”(《尚书》中的治国大法)等概念关联,但具体内涵在历史中未完全实化,更多作为抽象概括使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文献原文或扩展用例,可参考《文心雕龙》《范仲淹文集》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百年难遇迸泻别具一格毕协币仪博闻彊志部次策辔缠头裹脑弛侯春禊端谨凤车歌台古辞骇骇横扫千军皇考黄庭坚简简驾驶证津步九复旧岁酒醑酒在肚里,事在心头痨怯凉飙连屐陵肆柳拐子龙节掠人之美马表麻婆豆腐磨戛嗯哪煗女会霹雳砧帡天极地铺轨乾胏跷恠庆寿沁心秋清软嘴塌舌稍逊一筹沈点点蓍卦死译俗鄙探照灯踏硬藤本植物腾龙推倒委延谐结鼷腹鹪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