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绪。 王闿运 《<六书讨原>序》:“近世通儒发此耑绪,专研之效乃在斯人。”
耑绪是汉语中的复合词,由“耑”和“绪”二字构成,属书面语用词,含义侧重事物的开端或头绪。以下从字源、释义及用例三方面详述:
耑(duān)
古同“端”,《说文解字》释为“物初生之题”,即物体萌发的顶端,引申为起始、根本。如《汉书·天文志》载:“耑,首也。”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点校本(链接:www.zhonghuashuju.com/说文解字)
绪(xù)
本义指丝线的起端,《说文解字》注:“绪,丝端也。”后泛指事物的开端或条理。如《淮南子·精神训》:“反复终始,不知其端绪。”
来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链接:www.guji.com.cn/说文解字注)
耑绪指事物的起始部分或头绪,强调初始状态或可循的脉络,常见于学术、文学语境:
核心义:开端、发端。
例:梁启超《新史学》:“凡史家之著述,必先明其耑绪。”
来源: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链接:www.zhbc.com/饮冰室合集)
引申义:条理、纲领。
例:章炳麟《文学说例》:“为文当先立耑绪,而后敷陈。”
来源:章炳麟《国故论衡》商务印书馆(链接:www.cp.com.cn/国故论衡)
《文心雕龙·章句》
“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若辞失其耑,则飘飖靡定。”
注:此处“耑”即指文章起始的脉络。
来源:刘勰《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链接:www.rwcn.com/文心雕龙)
《汉语大词典》释义
“耑绪:头绪;端倪。”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链接:www.hydcd.com)
该词今多见于文史研究、古籍整理领域,如:
“考据之学须明其耑绪,方能窥见全貌。”(《古籍校勘学导论》)
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古籍整理规范》
综合参考: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说文解字》及经典文献,用例均引自权威版本。
关于“耑绪”一词,可能存在用字问题。根据现有资料,“耑”是“端”的古字,现代汉语中通常写作“端绪”。以下为详细解释:
端绪(duān xù)
词义解释:
指事物的头绪、开端或模糊的线索,常用于表示对复杂事物的初步认识或尚未理清的情况。如《淮南子·兵略训》中“一晦一明,孰知其端绪”(形容事物隐显难辨,难寻规律)。
引证与用法:
造句示例:
若您实际想查询的是其他词汇或有其他疑问,可补充说明。
挨擦北京古观象台别抱琵琶拨正不序抄手店东定心愤不欲生讽经风水感慨万千革路耕钓恭馆构驾谷蠡王孤夷固阴冱寒加工厂醮祠鲛鮹积毁消骨褴缕老大难劳心镣镰洛神珠庐屋磨牛穆生纳宝宁馨儿纽子蓬莱阁飘樊落溷批亢擣虚品红前途勤绩茕眇碁图人木日莫途远茸母三龙祠三希堂三芝山嶞擅事手痕碑讼端松姿柳态损缺淘神罔罟为然稳笃笃现场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