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女侍中的意思、女侍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女侍中的解释

北朝 女官名。相当于二品,宫人及大臣妻母皆可拜授此职。《魏书·京兆王黎传》:“ 叉 妻封 新平郡君 ,后迁 冯翊郡君 ,拜女侍中。” 宋 王楙 《野客丛书·女侍中》:“《北史》, 后魏 女侍中,视二品。然本后宫嬪御之职…… 清河王 岳母 山氏 ,封郡君,授女侍中,入侍皇后。 元叉 之妻,亦拜女侍中,封 新平郡君 ,此类不一,则知当时女侍中之号,非必专处后宫嬪御,盖有近宗与夫臣下妻母为之者,正以示殊宠耳。” 清 吴伟业 《山塘重赠楚云》诗:“ 五茸城 外新移到,傲杀 机 云 女侍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女侍中”是古代中国宫廷女官名,始设于北魏时期,专指皇帝或太后身边参与内廷事务的高级女性官职。其词源由“女”“侍”“中”三部分构成:“女”表明性别属性;“侍”指侍奉、随从;“中”则体现其地位居中宫、近核心的特点。该职位多由贵族女性或皇室姻亲担任,兼具礼仪顾问与文书管理职能,如《魏书·皇后列传》记载“女侍中掌宫内仪范,参决帷幄”。

据《中国历代职官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解释,女侍中在北魏孝文帝改制后形成固定官阶,官品相当于外朝三品,可佩戴金章紫绶。唐代杜佑《通典·职官典》补充其具体职责包括“导引皇后祭祀,典司宝册”,且需通晓经史以辅佐皇室女性成员。此职至隋代逐渐被“尚宫”等六尚官职取代,反映了古代宫廷女官制度的演变轨迹。

引用参考

  1. 魏收《魏书·卷十三·皇后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杜佑《通典·卷三十四·职官十六》,中华书局影印本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女侍中”的详细解释如下:

词义与历史背景

女侍中是北朝时期(尤其是北魏)设立的女官职位,其品级相当于二品。该职位不仅授予后宫嫔御,还可由大臣的妻子、母亲等女性担任,以示特殊恩宠。

职能与地位

  1. 宫廷管理:负责处理皇后、皇太后或贵妃身边的事务,如礼仪、文书及日常事务协调。
  2. 象征性职权:虽名义上为“侍中”(宰相级官职),但实际权力远低于男性侍中,主要体现荣誉性质。
  3. 特殊案例:
    • 北魏元叉(宗室)的妻子曾受封冯翊郡君并拜女侍中,参与皇后事务;
    • 大臣清河王岳的母亲山氏因家族地位被授此职,协助管理后宫。

与其他官职的差异

女侍中并非实际宰相,而是宫廷内部的高级女官。清代袁枚在《随园随笔》中明确区分:“晋以后之侍中乃宰相,女侍中仅为女官”。

补充说明

该职位的授予对象和职能体现了北朝时期女性在宫廷中的特殊地位,但受限于古代社会结构,其权力范围仍以礼仪性和象征性为主。

别人正在浏览...

安乐世界巴头探脑本末体不可估量不吐不茹昌瑞赤墀毳工大白菜当罏啖嚼道士鹅道隅碘酊地心说府奥关侯贾马服郑函谷丸灏噩恨怪龢声谎子火热水深火运见员家童解慢集中卷牍聚砂浪战列壤邻私力穑留邸门诊脑凿子鹏路剽疾跂蹇轻绝热燥肉脯子鋭翰生鬼生养尸首首屈一指授时霜利水狐祀牲贪赇腾装委迟乌台闲咷气綫鞋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