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絶席的意思、絶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絶席的解释

与他人不同席。独坐一席,以示尊显。《后汉书·王常传》:“七年,使使者持璽书即拜 常 为横野大将军,位次与诸将絶席。” 李贤 注:“絶席,谓尊显之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乃称絶席之雄,直方之举耳。” 宋 叶适 《蔡知阁墓志铭》:“﹝ 韩侂胄 ﹞自为太师、郡王,擅国命,絶席卿相。”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絶席”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古语词,其核心含义指“独坐一席”,用于突显尊贵地位或特殊身份。该词由“絶”(断绝、独特)与“席”(座位)二字构成,字面可解为“断绝他人共享的席位”。据《汉语大词典》记载,该词多用于古代礼仪场合,例如帝王为表彰重臣功绩,特许其独坐专席以示殊荣,与群臣分席而坐形成鲜明对比。

在汉代文献《白虎通义·礼乐》中曾出现相关用例:“诸侯有功德者,赐以絶席”,印证了该词与等级制度的密切关联。这种礼制现象也体现在《后汉书》对三公九卿的座次描述中,专席之设成为身份象征的重要载体。现代汉语中该词已不具实用价值,主要作为历史文化研究中的专业术语存在。

网络扩展解释

“絶席”(拼音:jué xí)是古代汉语中的特定称谓,其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独坐一席,不与他人同席,用于彰显身份尊贵或地位特殊。这种礼仪形式常见于古代帝王、重臣或受封者,体现其与众不同的地位。


二、出处与用例

  1. 历史文献

    • 《后汉书·王常传》记载,王常被册封为横野大将军时,“位次与诸将絶席”,李贤注释“絶席”即“尊显”之意。
    • 《后汉书·马援传》提到马防“贵宠最盛,与九卿绝席”,进一步印证该词用于高官显贵。
  2. 文学作品

    • 唐代白居易《送严大夫赴桂州》诗中“大夫应绝席,诗酒与谁同”,以“绝席”暗指严大夫地位超然。

三、延伸解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后汉书》相关篇章或汉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白兔公子八字还没有一撇秕言谬说侧不棱谶书赤痢虫鱼学抽割锄犁春意图楚雨巫云担心蹈跃东内二门婚媾梵释发衆赴选勾垂规镜谷芨含垢纳污憨皮好憎禾役皇权矫枉佳壻假以辞色近信济济漆漆饥驱叩门厥角椐椐彊彊开话卡纸恪虔利途历问爖火乱溺枚筮恼懊鬡鬇胖大海飘飐伾文谦亮乾隐请柬亲吻攘翦扰狎日产撒欠颩风俗心铁腕人物枭视狼顾邪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