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穆天子的意思、穆天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穆天子的解释

指 周穆王 。 唐 韩愈 《驽骥》诗:“惟昔 穆天子 ,乘之极遐游。” 明 何大复 《病马》诗之五:“徒闻 穆天子 ,八骏歷层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穆天子是汉语古籍中对西周第五代君主姬满(约前976—前922年在位)的尊称,其核心含义如下:


一、词义解析

  1. 字面构成

    • “穆”:取谥号“穆”,表“布德执义”“中情见貌”之意(《逸周书·谥法解》),强调德行庄敬、政教和美。
    • “天子”:周王自称“天之元子”,代天统治人间(《礼记·曲礼》)。

      合称“穆天子”特指周穆王,凸显其身份与德政的双重象征。

  2. 文献指代

    该称谓首见于战国竹简《穆天子传》,记载其西巡昆仑会见西王母之事,后世成为周穆王的代称(如《史记·周本纪》裴骃集解引郭璞注)。


二、文化内涵

  1. 神话符号

    穆天子西征被赋予神话色彩,象征中原与西域的早期文化交流(《穆天子传》卷一载“至于昆仑之丘,见西王母”),成为华夏探索精神的文学原型。

  2. 政治隐喻

    儒家典籍中,穆天子巡狩被视为“昭德怀远”的典范(《左传·昭公十二年》),体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王权观念(《诗经·小雅·北山》)。


三、权威参考


四、学术延伸

现代研究认为,“穆天子”形象融合了历史君主与神话叙事,其称谓承载着周代礼制文化(如谥法制度)和战国方士的想象加工(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考古证据如“㝬簋”铭文印证穆王时期征伐淮夷的史实(《殷周金文集成》4317),为称谓的历史性提供支撑。

网络扩展解释

“穆天子”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词义

  1. 指周穆王
    “穆天子”是西周第五位君主周穆王(姬满)的别称。他因在位期间多次远征、巡游四方而闻名,是古代帝王中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 历史背景:周穆王在位约55年(约前976年—前922年),通过征伐犬戎、徐夷等部落巩固疆域,并制定刑法制度(如墨、劓、膑、宫、大辟五刑)。
  2. 引申含义
    在成语中,“穆天子”可表示对人或事物的极度尊崇,将其比拟为“天子”。


二、历史与传说

  1. 西游传说
    据《穆天子传》《列子》等文献记载,周穆王曾乘坐八骏马车(赤骥、盗骊等名马),率众西行至昆仑山,与西王母在瑶池相会,留下“瑶池对饮”的浪漫故事。

    • 文化意义:这一传说被视作早期中原与西域交流的象征,也体现了古人对远方的想象。
  2. 军事与政治成就

    • 征伐四方:西征犬戎、东平徐夷、南伐荆楚,扩大了周朝疆域。
    • 负面影响:长期巡游导致朝政松弛,为西周衰落埋下伏笔。

三、文学引用

唐代诗人韩愈在《驽骥》中写道:“惟昔穆天子,乘之极遐游”,借周穆王的八骏马车表达对人才的感慨。明代何景明亦有诗句提及“穆天子”与八骏的传说。


四、总结

“穆天子”既特指周穆王这一历史人物,也衍生出尊崇之意。其形象融合了史实(如军事征伐)与神话(如西游传说),成为古代文化中“帝王传奇”的典型代表。更多细节可参考《穆天子传》及《史记·周本纪》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阿避哀鸿遍野阿右豹幨抱珥本形餐厅楚甸倒衣道园的决鞮汗鼎事豆包钝根苗二腊反骄破满肺腧凤彩封赠高蹈公取横梗慧海胶带击楫誓激抗糠核拷绸良国留盼茅卜美如冠玉鸥波拚得铅椠栖寄轻霄乞恕取道群分类聚桡骨三狱沙咤利视为知己饰馔受块嗣业四镇随班碎车虫梭天摸地泰士韬神晦迹拓定拓提问卜小打奚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