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y the way of;via]∶ 选取经由的道路
代表团将取道巴黎回国
(2) [open up a way;blaze a path]∶开避道路
伐竹取道。——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所走的路程。《穀梁传·成公五年》:“ 伯尊 来遇輦者,輦者不辟,使车右下而鞭之,輦者曰:‘所以鞭我者,其取道远矣。’” 范宁 注:“所用鞭我之间,行道则可远。”
(2).选取经由的道路。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一:“适 章采南 修撰视学 闽 中,取道 上海 。” 阿英 《哀悼李克农同志》:“我先率领一组同志,取道 皖 北,千里步行,先到 武汉 。”
(3).犹言上路。《史记·刺客列传》:“至 易水 之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 击筑, 荆軻 和而歌。”
(4).犹言开辟道路。 唐 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取道”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其详细解释及用法:
选取经由的路线
指在出行时选择特定的道路或路线。例如:“代表团将取道巴黎回国”(),强调选择某地作为中转或必经之路。
开辟道路
原指开凿或清理道路,如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的“伐竹取道”()。现代多用于抽象场景,如“取道学术研究实现理想”。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文出处,可参考上述来源网页的完整内容。
取道,是一个常用的词汇,表示选择一条特定的道路或路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其相关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取道的拆分部首是取、道。其中,“取”是上部首,“道”是下部首。
取道总共有9个笔画,其中“取”字有4个笔画,叠加上“道”字的5个笔画。
取道属于汉字的构词形式,由“取”和“道”两个字组成。取道的字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经书《论语》,其中有“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之句,意为通过选择合适的路径或方式来达到目的。
繁体字的取道为「取道」。
在古时候,取道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在古代字典《说文解字》中,取道的写法为「取」和「道」组合,没有特别的变化。
1. 我们应该取一个明智的道,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2. 出行前请提前查询乘车指南,确保取道正确。
3. 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取道,才能走得更远。
取道的相关组词有:道路、取舍、道别。
取道的近义词有:选择道路、选取路径。
取道的反义词有:弃道、不选路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