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击楫誓的意思、击楫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击楫誓的解释

见“ 击楫中流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击楫誓"是一个源自中国历史典故的成语,其核心含义是指立下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坚定誓言,表达了矢志不渝、奋发图强的决心。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1. 本义与字面意思:

    • 击楫: “击”意为敲打、拍击;“楫”指船桨。字面意思就是拍打或敲击船桨。
    • 誓: 指发誓、立誓。
    • 合起来,“击楫誓”的字面动作是在船上拍击船桨并发誓。
  2. 历史典故来源(核心释义):

    •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祖逖传》记载的东晋名将祖逖的故事。
    • 西晋灭亡后,北方陷入混乱(五胡十六国时期),晋室南渡建立东晋。祖逖胸怀大志,向当时的皇帝司马睿(晋元帝)请求领兵北伐,收复中原失地。司马睿任命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只给了他少量粮饷和布匹,让他自行招募士兵。
    • 祖逖率领自己招募的部曲百余家渡江北伐。当船行至长江中流(江心)时,祖逖慷慨激昂地拍击着船桨(击楫),面对滔滔江水立下誓言:“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意思是:“我祖逖如果不能肃清中原的敌人而再次渡江南归的话,就像这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一说为“有如大江”,表示决心如大江奔流,不可阻挡)。
    • 因此,“击楫誓”特指祖逖在中流击楫、发誓收复中原这一壮烈行为,成为表达立志收复失地、为国效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定决心和豪迈气概的象征。
  3. 引申义与现代用法:

    • 在现代汉语中,“击楫誓”或由其衍生的“中流击楫”成语,主要用来形容:
      • 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和坚定信念。
      • 矢志不渝、奋发进取、不达目标决不退缩的决心。
      • 在关键时刻立下宏愿,激励自己或他人奋勇向前。
  4. 相关成语:

    • 中流击楫: 这是“击楫誓”最直接、最常用的同义成语,意义完全相同,都源于祖逖的故事。

“击楫誓”是一个承载着浓厚历史底蕴和爱国精神的成语。它生动地刻画了东晋名将祖逖在渡江北伐途中,于长江中流拍击船桨、立誓收复中原的感人场景。其核心含义是表达一种为收复失地、报效国家而立下的坚定不移、视死如归的誓言和决心,象征着崇高的爱国情怀和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引用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击楫誓”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典故出处

出自《晋书·祖逖传》:东晋时期,祖逖率军北伐,渡江至中流时,以船桨击打江水,立誓“若不能收复中原,便如江水一去不返”(“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三、文学引用

  1. 宋代范成大《满江红·千古东流》:“击楫誓,空惊俗,休拊髀,都生肉。”
  2. 宋代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3. 清代孔尚任《桃花扇·争位》:“长江不限天南北,击楫中流看誓师。”

四、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词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晋书》或宋代相关文学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鞍屉摆门面保媪兵要地志参驳谄笑胁肩除陌忖料大伾殿军丁子香胴肛方便旗翻环富平侯赴调狗彘关防关眼赫烜合应鸿范花鹰互譌胡芦提箭径界部畯臣虡业宽带乐局零丁洋镂玉裁冰漏巵戮人卖剑买牛灭口内行拟规画圆凝积贫旷浅利群分类聚区种取装日干夕惕甤甤山吏稍逊一筹生西帅从填列天咫屯咽顽瞑五泰效牵销烁协同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