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谬以千里的意思、谬以千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谬以千里的解释

谓错误之极;荒谬到极点。 鲁迅 《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反对者们以为他真相信读经可以救国,真是‘谬以千里’了!”参见“差之毫釐,谬以千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谬以千里"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指开始时微小的差错,最终会导致极其严重的错误结果,强调细节偏差可能引发巨大的负面后果。


一、成语释义与出处

  1. 基本释义

    “谬”指错误、差错,“千里”形容差距极大。合指因初始细微的错误,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重大失误。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谬以千里”的释义为“开始时相差虽小,结果会造成很大错误”。

  2. 出处溯源

    该成语源自《礼记·经解》:

    “《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意为:君子行事需谨慎对待开端,毫厘之差的失误,可能导致千里之远的错误结果 。


二、字义拆解与语法分析

语法结构:

“谬”为结果,“以”表导致,“千里”为程度补语,整体构成“因果+程度”的递进式短语。


三、使用场景与经典用例

  1. 适用语境

    • 科学计算(如数据微误导致结论全偏)
    • 政策制定(如细节疏漏引发社会矛盾)
    • 历史事件(如关键决策失误影响战局)
  2. 典籍用例

    《史记·太史公自序》引用: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强调历史事件中初始错误的连锁反应)


四、近义对比与权威参考

成语 核心差异 权威文献
失之毫厘 侧重错误起点 《汉书·司马迁传》
积重难返 强调长期累积的弊端 《国语·晋语》
谬以千里 突出微小到极端的恶化过程 《汉语成语大辞典》(商务印书馆)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年影印本.
  3. 司马迁. 《史记·太史公自序》. 中华书局, 1959.
  4.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 四川辞书出版社, 2010.

网络扩展解释

“谬以千里”是一个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因初始的微小错误或偏差,最终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常用来形容错误推断或荒谬到极点的观点。


出处与演变


用法与场景


近义表达


示例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牒拌命宝持变小宾长柴辑驰响登月舱电贺二轨防火墙翻秧子返棹奋袂而起附声吠影干湿度地带性高自标置根援宫绸官粉瞽漏过称故人锢职鹤屏缓带讙兜黄槿讲平僭慢交密贾似道蘮蒘侃侃谔谔狂稺枯朽之余敛容李墨廪膳邻姻龙树卖友求荣苗岭命故铺张扬厉桑乾缮理山峁搧箱升祔升资説经燧色肃疏特殊化题榜通领挽掣闲民獬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