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白牒的意思、白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白牒的解释

(1).未用印的公文。 宋 王溥 《唐会要·大理寺》:“当寺司直评事,应准敕差出使,请废印三面,比缘无出使印,每经州县及到推院,要发文牒追获等,皆是自将白牒,取州县印用。因兹事状,多使先知,为弊颇深。”

(2).泛指官府文书。 清 姚鼐 《送侍潞川主德州书院用前夕在扬州留别韵》:“策名白牒中,早与南宫荐。”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白牒”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1. 基本含义

    • 未用印的公文:指未经官方正式盖章的文书。例如唐代官员出使时,因无专用印章,需临时借用地方官印,导致公文存在泄露风险。
    • 泛指官府文书:广义上也指代各类官方文件或公文。
  2. 出处与历史背景
    该词最早见于《唐会要·大理寺》,记载唐代官员因公出使时使用“白牒”的情况,反映了当时行政流程中的弊端。

  3. 语义演变
    部分资料提到,“白牒”在后期引申为“冗长无意义的文件”,暗指官僚主义导致的低效文书工作,但此用法较为少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4. 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仅见于古籍研究或历史文献分析,如姚鼐《送侍潞川主德州书院用前夕在扬州留别韵》中的诗句。

建议进一步查阅《唐会要》或《汉语大词典》等权威典籍获取详细例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白牒(bái dié)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拆分部首是白(bái)和牒(dié)。白的部首是白字头(白字旁),牒的部首是牛字头(牜字旁)。 白字意为白色,可以指颜色、状态或者特定的事物,如白天、白衣、白皙等。牒字可以解释为文书或者文件,代表着文字的记录和传递。白牒合在一起的意思是指用白色纸张或者文书来记录和传递信息。 白牒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中,人们使用白色的纸张或者绢帛来书写重要的文书、信函或者官方文件。这样的白牒在古代被认为是非常正式和庄重的形式,往往表示特殊文件或者命令。 在繁体字中,白牒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白牒的古代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差异,但整体上保持了白和牒的基本形状和结构。 以下是一个关于白牒的例句:他收到了一封高度机密的白牒,要求立即执行任务。 与白牒相关的词语有:白纸(bái zhǐ)、*********(bái pí shū)、牒证(dié zhèng)等。白纸和白牒有相似的含义,都指代着白色的纸张。*********和白牒在一些上下文中可以互换使用,都表示正式的文件记录。 反义词与白牒并不明确,因为它是一个特定的词语。然而,与白牒相反的可以是不记录或者不传递信息的状态。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