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3-1275)南宋末年丞相。字师宪,台州天台(今属浙江)人。因姊为理宗宠妃而得进用。1259年以右丞相领兵救鄂州(今湖北武昌)之围,私向蒙古忽必烈乞和,蒙古兵退后则谎称大胜。度宗时权势更盛,朝廷大政决于其私宅中。1275年,元军沿江东下,他被迫出兵,大败,后被革职放逐,被监送人杀死。
贾似道(1213-1275),字师宪,号悦生、秋壑,南宋晚期权臣,浙江天台人。其历史形象复杂,需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出身与仕途
二、争议性作为
三、历史评价
四、结局 1275年元军南下时兵败被贬,于流放途中被监送官郑虎臣处死()。
注:其名“似道”取自《道德经》“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但生平与名字寓意形成强烈反差,成为历史讽刺。
《贾似道》是指古代亲友讲究忠诚、诚信和友情的典范。这个词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价值观中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视。
《贾似道》的部首是“贝”(贝壳),总笔画数为11。
《贾似道》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文学名著《红楼梦》,其中一个主要角色贾似道被描写成一个忠诚、正直、和善守信的人,他深受读者的喜爱。后来,人们将贾似道作为一个词语来形容具有类似品质的人。
繁体字“賈似道”是《贾似道》的繁体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贾似道是以更加繁复的字形来表达。例如,贾可以写作“賈”、“鉀”或“假”等;似可以写作“佀”、“倐”或“伺”等;道可以写作“導”、“衟”或“稻”等。不同的书法家和文人可能有不同的书写偏好。
1. 他的品质非常高尚,简直是一个活生生的贾似道。 2. 他对朋友始终如一,堪称贾似道的化身。
贾似道中的字可以与其他字组合形成不同的词语:
贾书道、贾义道、贾忠道、似水流年、似懂非懂、道听途说。
近义词包括:贤人、君子、忠诚、正直、信义。
反义词包括:奸诈、背信弃义、不忠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