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敛容的意思、敛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敛容的解释

[assume a serious expression] 收敛面部笑容等;现出严肃的神色

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汉书·霍光传》

整顿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详细解释

正容。显出端庄的脸色。《汉书·霍光传》:“ 光 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唐 白居易 《琵琶行》:“沉吟放拨插絃中,整顿衣裳起敛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五回:“我忽然想起当面笑人,不是好事,连忙敛容正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敛容"是由"敛"和"容"组成的合成词,在汉语中具有以下三层含义:

一、本义解析 "敛"字从攴从佥,本义为收聚(《说文解字》),"容"指面容仪态。二字组合表示收敛面部表情,回归庄重神态。《汉语大词典》定义为"整肃仪容,端正神色",常见于正式场合的仪态规范。

二、历史源流 该词最早见于《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光独敛容。"此处描绘霍光在重大事件中保持庄重仪态。唐宋诗词中频繁出现,如白居易《琵琶行》"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三、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保留两种用法:①书面用语指严肃表情,如"闻此噩耗,众人皆敛容默立";②特指戏曲表演中通过控制面部表情完成角色转换,京剧《霸王别姬》中虞姬自刎前的敛容动作即为经典范例(《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辞典》)。

四、近义辨析 与"肃容"相比,"敛容"更强调由松到紧的表情变化过程;与"正色"相较,前者侧重仪态管理,后者偏重态度转变。该词常见于历史文献、文学创作及传统艺术评论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敛容”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基本释义

词语结构

古籍与文学用例

  1. 《汉书·霍光传》中提到:“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描述霍光觐见时皇帝郑重以待的态度。
  2. 白居易《琵琶行》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展现琵琶女整理仪态、神情肃穆的场景。

近义词与反义词

相关成语

“敛容”多用于书面语境,强调从轻松到庄重的表情转变,体现对场合或对象的尊重。其语义与“严肃”“郑重”密切相关,常见于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百宝保护神暴税草帽恻悷长淮禅坐持斧醋酸担误刀州梦大韶大司徒得人意点饥都祭堂断梅断弦发善飞宇愤勇符旨故程谷马砺兵辜搉贾人荷花赫连加紧教术井屏举要删芜阚喝揽活联床风雨露筋目胞偏信铺位清唱秦弓情深一往缺望戎王子上干市井之臣书房疏滞司辰隋家柳碎蚁谈晤掏包添都王淦昌顽狠帏箔五大连池香粥歆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