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诘逐的意思、诘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诘逐的解释

斥责并驱逐。 汉 贾谊 《新书·先醒》:“昔者 虢君 骄恣自伐,諂諛亲贵,諫臣詰逐,政治踳乱,国人不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诘逐”为古汉语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单字训释及文献用例综合分析:

  1. “诘”之本义

    据《说文解字》载:“诘,问也。从言,吉声。”本指盘问责问,如《周礼·天官·大宰》“诘四方”郑玄注:“诘,谨问其犯禁者”。引申有追查、责罚义,《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子盍诘盗”即用此义。

  2. “逐”之核心义项

    《康熙字典》释“逐”为“追也,驱也”,既含追赶动作(如《周易》“乘马班如,泣血涟如,匪寇婚媾”中“即鹿无虞,以从禽也”),亦指驱逐行为(如《史记·李斯列传》“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3. “诘逐”的复合语义

    考《汉语大词典》未单独收录该词,但据《资治通鉴·唐纪》“有司诘逐甚急”等用例,可推断其构成递进关系:先经诘问责罚,后施以驱逐。多用于古代司法场景,指通过审问定罪后实施流放惩处。

  4. 语用辨析

    该词属文言色彩浓厚的书面语,现代汉语已罕用。相近概念可参见《唐律疏议》中“流刑”条目,其执行程序包含审讯、定罪、遣送三阶段,与“诘逐”语义相契。

网络扩展解释

“诘逐”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é zhú,其基本含义是斥责并驱逐。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核心含义
    指通过严厉的言语或行动对某人进行斥责,并将其驱逐。该词常用于描述对错误行为的强烈否定态度,如《新书·先醒》中提到的“谏臣诘逐”(即直言劝谏的臣子被斥责并驱逐)。

  2. 字义分解

    • 诘(jié):意为追问、责问,如“诘责”“诘难”;
    • 逐(zhú):意为驱逐、赶走,如“逐客令”“放逐”。
  3. 应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文献或正式语境,描述因政治斗争、道德批判等引发的驱逐行为,例如:“虢君骄恣自伐,谄谀亲贵,谏臣诘逐”(出自贾谊《新书·先醒》)。


相关扩展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体用法,可参考《新书·先醒》及相关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跋胡变节不疾不徐草库伦长女朝理宸听淳制错迭大忙季节砥厉名号抖瑟儿稚風立扶渠高胄革皮恭喜发财钩针管窥筐举顾管故粟海纳涸沍扈衞假迹迦兰陁楗骨涧沚积垛解泽旧恨新愁絶作具全零零柳陌花丛马溜马前卒闷若溟色磨害聘物潜息怯怯任娠善毁山市赡私捎泊深渊薄冰诗本食干书屋檀公策坦气疼热腾笑威形五世其昌鲜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