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赐。《诗·商颂·烈祖》:“申锡无疆,及尔斯所。” 毛 传:“申,重。” 郑玄 笺:“天又重赐之以无竟界之期。” 高亨 注:“锡,赐。”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幸晋阳宫》:“圣朝将申锡,王业成艰难。” 明 何镗 《重刻<诚意伯刘公文集>序》:“即鱼水交驩,秬卣申锡,又何以过此遭逢之无间也。”
“申锡”是古代汉语中的词汇,具有以下多层含义:
指厚赐、重复赏赐,源自《诗经·商颂·烈祖》的“申锡无疆,及尔斯所”,意为上天或君主对臣民丰厚的赐予。其中:
多用于古典文献或学术讨论中,现代日常语言已罕用。
如需深入探究,可参考《诗经》原文及汉代毛亨、郑玄的注解()。
申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包括“申”和“锡”。
拆分后的部首和笔画如下:
申: 部首是疋,总笔画数为5。
锡: 部首是钅,总笔画数为12。
申锡是中国汉字词汇,意思是给予或赐与某人某种礼物或荣誉。
申锡的繁体字为「申錫」。
在古代,申锡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现代的标准写法是「申锡」。
他因为在社区做出杰出贡献,得到了社区领导的申锡。
政府申锡给这位科学家国家的最高荣誉。
申请、锡纸、承锡、赐予等。
赐福、赏赐、授予。
收回、剥夺、取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