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飞龙廐的意思、飞龙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飞龙廐的解释

唐 代御厩名。《旧唐书·越王係传》:“﹝ 程元振 ﹞以兵护太子匿於飞龙廐。”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唐翰林学士最荣》:“ 唐 学士入直,许借飞龙廐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飞龙廐(现规范用字为“飞龙厩”)是中国唐代中央设置的皇家御用马匹管理机构,其名称与职能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机构性质与职能

  1. 隶属关系

    飞龙厩隶属于唐代中央机构“殿中省”,是专为皇室饲养、训练与管理御马的核心部门。其长官称“飞龙使”,多由皇帝信任的宦官担任,直接服务于宫廷需求 。

  2. 核心职责

    负责皇家仪仗、狩猎、军事护卫所用马匹的繁育、调教与供给。马匹来源包括西域贡马、官方采购及边疆牧场选送,代表唐代马政的最高水平 。

二、历史沿革与地位

  1. 设立背景

    唐初为强化禁军骑兵战力而设,武则天时期(684–705年)进一步扩充规模,成为独立于传统“六厩”体系的特殊机构 。

  2. 军事化演变

    安史之乱后,飞龙厩职能逐渐超越马政管理。其所属的“飞龙兵”发展为皇帝直属的精锐武装,参与宫廷政变与京城防卫,政治影响力显著提升 。

三、名称释义与用字规范

  1. “飞龙”象征

    “飞龙”取自《易经》“飞龙在天”,喻指帝王威权。以“龙”命名御厩,彰显其服务于皇权的特殊属性 。

  2. “廐”与“厩”辨析

    “廐”为“厩”的异体字(见《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规范写作“厩”,意为养马场。故标准词形应为“飞龙厩” 。


参考文献来源:

  1. 《唐六典·卷十一·殿中省》(中华书局点校本)
  2. 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第三章“马政与宦官”(中华书局,2008)
  3. 《新唐书·百官志二》(中华书局点校本)
  4. 杜文玉《唐代宫廷史》第五章“禁军体系”(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
  5. 《汉语大词典》“厩”字条(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网络扩展解释

“飞龙廐”是一个具有历史渊源和引申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
    “飞龙廐”原指唐代的皇家马厩名称,主要用于饲养御马。据《旧唐书·越王係传》记载,程元振曾“以兵护太子匿於飞龙廐”。唐代翰林学士入宫值班时,也被允许借用飞龙廐的马匹(清代袁枚《随园随笔》提及)。

  2. 词语结构

    • 拼音:fēi lóng jiù。
    • 字形结构:“飞”“龙”为独体字,“廐”为左上包围结构。
  3. 引申含义
    现代引申为“人才辈出、才华横溢的场所”,例如形容优秀团队或机构。这一比喻源于“飞龙”象征卓越能力,“廐”代指聚集地。

  4. 相关词语
    包括“飞龙乘云”“飞龙在天”“龙飞凤舞”等,均与“龙”的祥瑞、非凡意象相关。

  5. 使用场景
    历史文献中多指唐代御厩;现代语境下可用于赞誉教育、企业等领域的人才聚集地,但需注意语境适配性。

若需进一步考证原始文献,可参考《旧唐书》及《随园随笔》相关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堡寨编者案蚕纱饼怅悢驰术崇盛重现垂四捶胸顿足丹墀的便低卬贰使二十二史奉附風艇奋髯俯稽覆写公吨跪起豪宦黑幢幢浍浚恚责婚外情护身龙嚼齿解帆军法从事君宰拒战兰梦敛影逃形刘表牛罗唣闹閧哪些孽愆裴松之髼头赤脚乞留乞良驲站赏锡声名鹊起事别失魂丧胆手把子水几斯文人酸溜溜天固调畅提讯纬术无存济无伦无时无刻仙人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