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用棉织品制作的战衣,用以护身。《清史稿·诚毅勇壮贝勒穆尔哈齐传》:“被棉甲者五十,被铁甲者三十。”
棉甲是古代用棉织品制作的护身战衣,其发展和特点如下:
1. 定义与功能 棉甲是一种复合材质的防护装备,外层为棉布或棉絮,内衬铁片并用铜钉固定,主要用于抵御冷兵器和早期火器的攻击。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棉织品的缓冲作用和金属片的刚性防护相结合,提升士兵生存率。
2. 历史演变
3. 材料与工艺 采用7-10斤棉花经浸水压实、反复捶打制成硬质棉胎,配合铁制甲片(厚度约1-3毫米),用约600枚铜钉缀合成甲。这种工艺使单件棉甲重量控制在15-20斤,兼顾防护性与机动性。
4. 军事优势 对比传统铁甲,棉甲具有三大优势: ① 造价仅为铁甲1/3,适合大规模装备; ② 寒冷地区可兼具御寒功能; ③ 表面棉层能有效缓冲早期火枪弹丸冲击。
注:以上信息综合自汉典、搜狗百科等权威来源,完整演变过程可查阅《中国兵器史稿》等专著。
《棉甲》一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指的是用棉花制成的衣甲。棉甲是一种保暖防护用品,常用于寒冷地区的冬季或户外活动。
《棉甲》的拆分部首为木和衣,其中木字部表示该字与木相关,衣字部表示该字与衣物相关。根据这两个部首的位置可以确定《棉甲》这个词的读音。
《棉甲》的笔画数分别为4画和5画。棉的拼写为4画,甲的拼写为5画。
《棉甲》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们为了抵御寒冷,使用棉花做成衣物,以保暖。随着时间的推移,棉甲逐渐成为一种防寒保暖的常见装备。
《棉甲》的繁体字为「棉甲」,拼音为「mián jiǎ」。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在古时候,《棉甲》这个词的写法可能会有所差异。然而,由于没有具体的古代文献作为参考,很难准确描述古代汉字的写法。
1. 他穿上了厚厚的棉甲,抵挡住了寒风。
2. 冬天到了,我需要购买一件新的棉甲来保暖。
3. 快穿上棉甲,否则你会冻坏的。
棉衣、棉裤、棉鞋、棉袄、棉手套、棉帽
冬衣、棉服、羽绒服、保暖衣
薄衣、夏装、薄装、清凉衣
白苎词陛螭笔祸测赖诚理吃乾饭大烹点一点二缔垒断限独冠盾鼻多岁法不徇情返观逢处风监痼疾果树哈昔泥鹤民国货交价格驾鹤成仙箭子姣色假助京京臼科铠衣孔武有力琅简鳞皮落职明沟幂首谬传暮礼晨参蟠泊迁赏乔作衙青苏亲年茕然色球声气试试缩缩衰废疏钟唆嘴提福同恶共济王市桅灯无列勿虑象骖祥气小锣细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