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横陈佩刀。《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卓 曰:‘ 刘氏 种不足遗。’ 绍 不应,横刀长揖而去。”
(2).表示英勇无所畏惧。 清 谭嗣同 《狱中题壁》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 昆仑 。”
(3).兵器,一种佩刀。《新唐书·王及善传》:“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之贵乎?”《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年》:“上( 唐太宗 )尝幸 未央宫 ,辟仗已过,忽於草中见一人带横刀。” 胡三省 注:“横刀者,用皮襻带之刀,横於掖下。”
“横刀”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横陈佩刀
指佩刀横向悬挂或放置的状态,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三国志》记载袁绍“横刀长揖而去”,体现礼仪或动作描写。
隋唐时期的兵器
横刀是唐代“四制刀”之一(另为仪刀、鄣刀、陌刀),属军队制式装备。其特点包括:
表示英勇无畏的气概,典型例子为谭嗣同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此处“横刀”借武器意象表达视死如归的精神。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代文献、兵器考据及文学象征,如需进一步了解形制演变或具体史料,可参考《唐六典》《资治通鉴》等来源。
横刀是一个汉字词组,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是“横”,拆分部首是“木”和“黄”,笔画数为15。第二个字是“刀”,拆分部首是“刀”,笔画数为2。
《横刀》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横刀断鬼狱,纵火烧天宫。”意为挥舞刀剑,犯罪杀人。后来成为汉语中表示擅自使用武力、杀戮他人的意象。
《横刀》在繁体中文中写作「橫刀」。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横刀》可以写成「橫刀」。
1. 他手持横刀,勇猛地冲向敌人。
2. 这个城市的黑暗势力横刀立马,让人民生活陷入恐惧之中。
1. 横行霸道 - 形容行为嚣张跋扈、蛮横无理。
2. 刀光剑影 - 比喻战争、斗争中发生的惨烈场面。
1. 挥刀 - 挥舞着刀剑。
2. 凶狠 - 形容残忍凶恶。
1. 拳拳为民 - 心系百姓,关怀人民。
2. 守法 - 遵守法律、守规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