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竹制的弓,荻苇做的箭。旧俗用以辟邪。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辟恶车, 秦 制也。桃弓苇矢,所以祓除不祥也。”参见“ 桃竹 ”。
“桃弓苇矢”是一个源自古代习俗的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指用桃木制成的弓和芦苇做的箭,旧时民间用以驱除邪祟、祓除不祥之物。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通过特定器物进行祈福辟邪的文化观念。
最早记载于晋代崔豹的《古今注·舆服》:“辟恶车,秦制也。桃弓苇矢,所以祓除不祥也。”。说明其起源可追溯至秦代,常与“辟恶车”等仪式工具配合使用,用于官方或民间宗教活动。
古人认为桃木具有驱邪功能(如“桃符”),芦苇则因轻便易得被用于制作箭矢,两者结合象征以自然之力抵御灾厄。类似习俗还可见于“桃弧棘矢”等表达。
提示:如需更详细的历史用例或演变,可参考《古今注》等古籍原文或汉典等权威词典。
《桃弓苇矢》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用最简单的工具和方法,也能达到出众的效果。
《桃弓苇矢》由桃、弓、苇、矢四个部首组成,总笔画共计14画。
《桃弓苇矢》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列子·汤问》篇,意思是孔子问汤子:“桃弓劲苇矢,百步穿杨。”这句话比喻运用简单的工具,却能取得出众的成绩。
《桃弓苇矢》成语的繁体为「桃弓葦矢」。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弓」字的古字形为「弓」,「苇」字的古字形为「葦」。
他用一根简单的木棍,打出了一曲美妙的乐曲,真是桃弓苇矢。
以「桃弓苇矢」为组词的常用词汇有:桃李满天下、苇子戏船、矢志不渝
与「桃弓苇矢」意思相近的成语有:举一反三、一石二鸟、因小见大
与「桃弓苇矢」意思相反的成语有:杀鸡焉用牛刀、斩草除根、杀鸡取卵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