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白玉制的帘钩。 宋 苏轼 《答西掖诸公见和》诗:“小殿垂帘白玉鉤, 大宛 立仗朱丝鞚。”
(2).白玉制的带钩。 明 徐霖 《绣襦记·襦护郎寒》:“俺也曾……结騌帽儿带着,白玉鉤儿束着,琥珀珠儿垂着,紵丝袄儿穿着,斜皮靴儿登着。”
(3).喻指弯月。 清 曹寅 《黄河看月示子猷》诗:“惟此白玉鉤,能探 崑崙 源。”
“白玉钩”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其解释需结合古代文化、器物及文学意象来理解。以下是详细释义:
白玉制的帘钩
指用白色玉石制成的帘幕挂钩,常见于古代建筑装饰。例如苏轼《答西掖诸公见和》诗中提到“小殿垂帘白玉鉤”,描绘了宫殿垂帘的雅致场景。
白玉制的带钩
作为古代服饰配件,白玉带钩用于束系衣物或腰带,象征身份与品味。明代徐霖《绣襦记》中有“白玉鉤儿束着”的描述。
比喻弯月
因钩状玉器与月牙形似,“白玉钩”常被用作月亮的雅称。如陆游诗句“月作白玉钩”,以白玉钩喻指夜空中皎洁的弯月。
形容美人或美好事物
在诗词中,“白玉钩”常借代女性容貌或优雅景致。例如李商隐《即日》中“更醉谁家白玉钩”,暗喻佳人。
象征高洁与吉祥
白玉本身寓意纯洁无瑕,钩形器物则与古代礼仪、辟邪祈福相关。部分文献提及白玉钩作为吉祥装饰品,承载平安、高贵的文化内涵。
该词多用于古典文学创作,尤其适合描绘精致器物、自然景物或人物风姿。现代语境中可用于诗歌、艺术评论等场景,增添文雅意蕴。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句或历史背景,中引用的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