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尚的意思、敦尚的详细解释
敦尚的解释
推崇;崇尚。《后汉书·桓郁传》:“昔五更 桓荣 ,亲为帝师,子 郁 ,结髮敦尚,继传父业,故再以校尉入授先帝。” 明 归有光 《先妣事略》:“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貲雄,敦尚简实。”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 长洲 陆明府 在 新 为诸生时,敦尚气节,刻苦自厉。”
词语分解
- 敦的解释 敦 ū 厚道,笃厚:敦朴。敦厚。敦实。 诚心诚意:敦聘。敦请。 督促:“使虞敦匠”。敦劝。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笔画数:; 部首:攵; 笔顺编号:
- 尚的解释 尚 à 还(俰 ),仍然:尚小。尚未。尚不可知。 尊崇,注重:尚武。尚贤(.崇尚贤人;.《墨子》篇名,内容阐述墨子的一种政治主张)。 社会上共同遵从的风俗、习惯等:风尚。时尚。 矜夸,自负:自尚其功。
网络扩展解释
“敦尚”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含义为推崇或崇尚,多用于描述对品德、气节或简朴风气的重视。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词义解析
- 核心释义:推崇、崇尚。例如《后汉书·桓郁传》中“结髮敦尚,继传父业”即指继承并崇尚父亲的德行与事业。
- 构词解析:
- “敦”:本义为厚道、诚恳,如“敦厚”;
- “尚”:表示尊崇、注重,如“尚贤”。
- 引申义:可指对简朴、气节等品质的追求,如明代谢肇淛《五杂俎》中“敦尚简实”描述崇尚朴实的生活方式。
2. 文献用例
- 《后汉书·桓郁传》:通过“敦尚”强调对先辈德行的传承。
- 归有光《先妣事略》:提到外祖“敦尚简实”,体现对质朴风气的推崇。
- 清代《郎潜纪闻》:记载陆明府“敦尚气节”,突出对个人操守的重视。
3. 使用场景
- 历史文献:常见于史书或人物传记,描述对德行、学问的尊崇。
- 现代语境:可用于强调对传统美德或简朴文化的传承,如“敦尚礼法”“敦尚气节”。
“敦尚”一词融合了“敦厚”与“崇尚”的双重意涵,既包含内在品德的修养,也指向对外在风气的追求。其用法多见于历史文本,现代可通过具体语境灵活引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敦尚(dūn shàng)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
词义解释:
敦尚是一个多义词,可以表示“真诚”、“诚恳”、“重视”等含义。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展现出真挚和诚恳的态度。
拆分部首和笔画:
敦尚的拆分部首是“攵”和“尚”,总共有12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敦尚这个词的来源较为复杂。其中,“敦”本义为使物体平整,引申为诚实守信的含义;“尚”则表示尊重和崇高的意思。这两个字合在一起,构成了“敦尚”的意思。
在繁体字中,“敦尚”保持了与简体字相同的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尙”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主要区别在“金”字旁边的两点上。而“敦”字则没有明显的变体。
例句:
1. 他做事一向敦尚,从不夸夸其谈。
2. 她的敦尚品质使得她在朋友中受到了极高的赞誉。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敦厚、尚贤、敦诚、尚礼。
近义词:真挚、诚恳、恭敬。
反义词:虚伪、假意、敷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