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end gifts]∶赠送财物
(2) [bribe]∶行贿的财物
广收赂遗
(1).以财物赠送或买通他人。《史记·匈奴列传》:“ 汉 遣中郎将 苏武 厚币赂遗单于。单于益骄,礼甚倨,非 汉 所望也。” 唐 蒋防 《霍小玉传》:“虽生之书题竟絶,而 玉 之想望不移,赂遗亲知,使通消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独有 黄子介 ,夙与同门学,亦名士之坎坷者, 王 留之甚久,时与祕语,赂遗甚厚。”
(2).赠送或买通他人的财物。《汉书·匈奴传下》:“单于知已无可奈何,又多得赂遗,即遣弟右贤王 舆 奉马牛随将率入谢。”《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 崇韜 素廉,自从入 洛 ,始受四方赂遗。”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外国·奉使被议》:“尽发其受将领赂遗……追没其参貂等物。”
“赂遗”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双重含义,既指行为也指财物本身。以下是详细解释:
动词:以财物赠送或买通他人。
名词:指赠送或买通他人的财物。
如需进一步查阅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史记·匈奴列传》《三国志·魏志》等文献。
赂遗是一个汉字词语,由“赂”和“遗”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赂(走)+ 遗(辶)
赂的笔画数:6
遗的笔画数:11
赂遗这个词的来源较为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大雅·赵风》中的一句话:“赂遗父兄,不遑启行。”在古代,赂遗是指贿赂送礼来获得对方的好意或支持。
繁体字为賂遺。
在古时候,赂遗的写法稍有不同。赂的古代字形为负,遗的古代字形为钖。
1. 他利用赂遗手段成功拉拢了一位重要的业务合作伙伴。
2. 这个官员因为收受赂遗被判刑入狱。
赂赐、赂降、遗赂、贿赂
贿赂、行贿、送礼
清廉、廉政、廉洁
抱愁暴灭崩伤采辑曹魏昌福单门独户电子数字计算机凋敝丁公藤动静都国伏闇芙蓉幕歌榜革凡登圣公家婆姨关口寡欲豪宗花盘毁替瓠栖缰系瘕痛惊怔几蘧匡壁烂肠浪海老伴令丙灵籁鳞角利锐马绊蛮絃密秘鼙婆强聒不舍俏簇齐房绮里祇林奇伟瑞霞扫雷士夫画时叙授历顺气肆力夙见宿懵伟迹为难僞钱夏癸祥星斜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