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授历的意思、授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授历的解释

见“ 授历 ”。


亦作“ 授歷 ”。颁布历法。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亦有岭上仙童,分丸 魏 帝;腰中宝凤,授历 轩辕 。” 宋 胡琦 《耕禄藳·代良耜谢表》:“兹盖恭遇皇帝陛下,授歷析因,分田友助,即功以知稼穡,靡或遑寧;亲耕以给粢盛,昭然示劝。”一本作“ 授历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历法·日圭同异》:“ 登封县 有观象、测景二臺,乃 周公 营 洛邑 时,手建遗蹟,其土圭表漏尚存,宜敕钦天官至彼考正制度尺寸,以凭授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授历(shòu lì)是汉语中的历史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古代帝王向诸侯或臣属颁布历法的行为,象征统治权威与时间秩序的掌控。以下从语义演变、文化内涵及典籍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与基本释义

  1. 构词解析

    • 授:意为“给予、赋予”,《说文解字》释为“予也”,强调自上而下的赐予行为。
    • 历:指历法、历书,古代称“正朔”,即帝王制定的时间系统。

      合称“授历”即君主颁布历法,确立时间标准,体现“天命所归”的统治合法性。

  2. 权威辞书定义

    据《汉语大词典》载:“授历”指帝王颁行历法于诸侯,属国家礼仪制度。此行为既是天文管理的行政职能,更是政治主权的象征。


二、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

  1. “颁朔”制度的实践

    周代起,天子每年冬季将次年历书授予诸侯(称“颁朔”),《周礼·春官》明确记载:“颁告朔于邦国。”诸侯需依此历法祭祀、行政,违者视为叛逆。

  2. 天文与王权的绑定

    古人视历法为“天道”的具象化。《汉书·律历志》强调:“帝王必改正朔,易服色,所以明受命于天也。”授历实为宣示君权神授的核心仪式。


三、典籍用例与语义延伸

  1. 原典例证

    • 《后汉书·礼仪志》:“立春之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授历劝农。”此处“授历”延伸为颁布农时指南,指导生产活动。
    • 唐代张说《圣制烛龙子祭告文》:“授历履端,仰观云物。”指帝王通过历法确立年度时序。
  2. 引申意义

    后世偶以“授历”喻指传授知识体系,如清代学者章学诚以“授历”类比学问传承,但此用法非主流,核心仍保留政治仪式属性。


四、现代认知与关联概念

“授历”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其文化功能由标准化历法取代。关联术语包括:


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周礼注疏》(中华书局点校本)
  3. 《汉书·律历志》(中华书局校勘本)
  4. 《后汉书·礼仪志》(国学网典籍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授历”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古代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判断:

一、基本含义
指颁布历法,属于历史术语。古代帝王将历法颁布给臣民,象征统治权威和对时间的掌控。例如:

二、其他释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成语,意为传授经验或教训,如“通过授历使人明事理”。但这一用法在古籍中未见直接例证,可能是现代衍生义,需谨慎使用。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悲懑彼岸辩告揙玭搏逐长更痴肉团大服道篇达要地精耑此藩台分条析理狗鼠不食汝余鬼作海图还役豪杰红喷喷黄茅瘴简简兼美噭噭霁风朗月苛细口戏来劫躝跞临朝称制绫绢灵亮盲飇毛腰庙门渺渺眇志南夷拈花微笑蟠根翘车切言砌红堆緑气吞虹蜺气咻咻起蛰神碑深文适婚市亩石品石髓羹天华文武差事兀赤武勇镶齿相字仙妾孝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