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都国的意思、都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都国的解释

国都,都城。《荀子·儒效》:“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居 楚 而 楚 ,居 越 而 越 ,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韩非子·扬权》:“故曰:毋富人而贷焉,毋贵人而逼焉,毋专信一人而失其都国焉。” 明 何景明 《子昂画马歌》:“吁嗟内乘无人识,想见奔腾过都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都国在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主要释义,分别对应不同的历史语境:

  1. 诸侯封国的都城

    指周代分封制下诸侯国的国都。《汉语大词典》释为:“都,国君所居之地;国,诸侯封地。”西周时期,“都”特指有宗庙的城邑,是诸侯国的政治中心。例如《周礼·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其中的“国”即诸侯都城。王力《古代汉语》指出,“都”与“国”在先秦常并列使用,强调封地的核心区域。

  2. 通都大邑

    汉代以后引申为繁华的大城市。如《后汉书·仲长统传》描述:“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此处“都城”泛指大型商业都会。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后扩展为人口聚集的都市。


补充说明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 中华书局, 2013.
  3. 《后汉书·仲长统传》原文(中华经典古籍库)
  4. 王力. 《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M]. 中华书局, 2018.

网络扩展解释

“都国”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二、详细解释

  1. 古代用法
    源自先秦文献,如《荀子·儒效》提到“都国之民安习其服”,指都城内的百姓习惯本地风俗()。《韩非子·扬权》中“毋专信一人而失其都国”则强调都城对国家的重要性()。此时“都国”特指国家政治中心。

  2. 现代引申义
    现代用法中,“都国”可泛指一个地区的核心地带,例如形容经济繁荣、文化集中的城市或区域()。


三、文献用例


四、注意事项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文献引用或例句,可参考《荀子》《韩非子》原文或查字典网站()。

别人正在浏览...

岸谷报告文学贝字辩武别传畅叙缠丝马脑丛芮登封草點點搐搐二司烦敛肥润锋捍釜鬲负痾趺逝桴子杆棘高谈弘论官梅贵爱古今谭概狠闇宏丽黄堥护青家步焦思苦虑激磁金帛飓潮钜坊亢木夸诩老着脸皮廉正了当曼妙曼殊室利面茶明处谬采虚誉宁壹尼首批件婆婆嘴菩提秦房阮曲桑麻上炎身丁随方逐圆素钱天道讬乘后车芜绝枵枣新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