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end gifts]∶贈送財物
(2) [bribe]∶行賄的財物
廣收賂遺
(1).以財物贈送或買通他人。《史記·匈奴列傳》:“ 漢 遣中郎将 蘇武 厚币賂遺單于。單于益驕,禮甚倨,非 漢 所望也。” 唐 蔣防 《霍小玉傳》:“雖生之書題竟絶,而 玉 之想望不移,賂遺親知,使通消息。”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仙人島》:“獨有 黃子介 ,夙與同門學,亦名士之坎坷者, 王 留之甚久,時與祕語,賂遺甚厚。”
(2).贈送或買通他人的財物。《漢書·匈奴傳下》:“單于知已無可奈何,又多得賂遺,即遣弟右賢王 輿 奉馬牛隨将率入謝。”《新五代史·唐臣傳·郭崇韬》:“ 崇韜 素廉,自從入 洛 ,始受四方賂遺。”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外國·奉使被議》:“盡發其受将領賂遺……追沒其參貂等物。”
賂遺是漢語中具有曆史語義色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財物進行饋贈或收買的行為。根據《漢語大詞典》和《古代漢語詞典》的釋義,該詞包含兩層語義維度:
一、基本釋義
二、詞源演變 該詞最早見于先秦文獻,《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賂之外求"的用法已包含財物交易性質。漢代《鹽鐵論》中"交币帛以賂遺之"的記載,印證其作為政治手段的功能屬性。
三、現代語義辨析 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中,該詞主要保留其負面含義,專指以不正當財物實施賄賂的行為,與"賄賂"構成近義詞。但在古籍研究中仍保留中性表達,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褒貶色彩。
注:本文釋義參考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撰的《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及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系列文獻。
“賂遺”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既指行為也指財物本身。以下是詳細解釋:
動詞:以財物贈送或買通他人。
名詞:指贈送或買通他人的財物。
如需進一步查閱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史記·匈奴列傳》《三國志·魏志》等文獻。
安曼筆斷意連薄言補加彩霞逞邁承襲齒序穿度船隊串瓦出入法詞案導航衛星登濟度脫房樂放贖發乳發指非種分機枌梓俘擒負重涉遠槅子鬼計百端鼓朄好乾好羞橫額橫蒙會同葫蘆蹄疆塞賤技挾書令解傳進犯矜誇淩上箕舌口角列徒孟鳥愍然鳥彜辟違潛靈情知道起雲塞内桑穰紙色目庶女告天頌祉獺皮痛心傷臆文圓質方顯家小才西風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