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鹿死不择音的意思、鹿死不择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鹿死不择音的解释

指庇荫的地方。音,通“ 阴 ”。鹿到了快要死的时候,不选择庇荫的地方。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处所。亦比喻情况危急,无法慎重考虑。《左传·文公十七年》:“又曰:‘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鋌而走险,急何能择?” 杜预 注:“音,所茠荫之处,古字声同皆相假借。” 孔颖达 疏:“言鹿死不择庇荫之处,喻己不择所从之国,欲从 楚 也。”《后汉书·皇甫规传》:“传称:‘鹿死不择音’,谨冒昧略上。”亦作“ 鹿死不择廕 ”。 明 袁宏道 《乞改稿三》:“不则,职之重命,必且重於官,鹿死不择廕,微臣有褫,无以加焉,在台臺必有大不忍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鹿死不择音

“鹿死不择音”出自《左传·文公十七年》,本义指鹿在濒死时无暇选择庇荫之所,比喻人在危急关头或面临绝境时,往往无暇顾及细节或选择最优方案,只能仓促应对。

一、本义与引申义

  1. 字面含义

    “音”通“荫”,指树荫、庇护所。鹿被猎杀时因生命危急,来不及挑选安全的藏身之处,引申为人在紧要关头难以周全考量。

  2. 深层寓意

    强调极端情境下,生存本能会压倒理性选择,暗含对困境中人的处境的理解与同情。

二、语法与用法

三、文化溯源

典故源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子家致晋国书信:“鹿死不择音,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左传》),以鹿喻指小国在强国逼迫下的生存困境,后成为经典成语。

四、现代应用

现多用于文学、评论中,强调压力下的无奈选择(例:“灾民鹿死不择音,只能暂居临时帐篷”),含一定文学色彩,日常口语较少使用。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
  3. 《中华成语大辞典》(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鹿死不择音”是一个源自《左传》的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背景

三、用法与扩展

四、权威注释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左传》原文及《汉典》等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倍息笔盒伯常卜邻鲳鱼惩改炊帚倒锁电视专题片彫候底册惰心俄尔发明芳讯風團改除根磨公量勾提贵远贱近古体诗黑店洪祚锽锽昏旭奸法建议叫丫丫金盏菊劲正九归开门揖盗狂厉历术曼根卯羹妙管冥阴南北郊孽风篇帛缥李僻滥辟领平交道切齿拊心挈令倾箱倒箧趋陪山地折易实验双职工田父野老嵬琐揾钱握拳透掌无憀赖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