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山地的意思、山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山地的解释

(1) [mountainous region]∶许多山岭、山谷连绵交错组合而成的地区。高差一般在200米以上,地质复杂

(2) [hilly country]∶多山的地带

(3) [fields on a hill]∶在山上的农业用地

详细解释

(1).山上的耕地。 清 吴伟业 《游石公归》诗:“苦辞山地薄,县官责常赋。”

(2).多山的地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山地"的汉语词典释义及地理学解析

一、核心词典释义

"山地"在汉语词典中指地形以山脉、丘陵为主,地势起伏显著的区域。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山地指"地表起伏大、坡度较陡、相对高差在200米以上的隆起高地"【注1】。其核心特征包括:

  1. 地形特征:地表切割强烈,多呈峰峦、峡谷、陡坡等形态,与平原、盆地形成鲜明对比。
  2. 地貌构成:主要由岩石、土壤构成,常覆盖森林、草甸等植被,部分区域因地质活动形成断层或火山地貌【注2】。

二、地理学扩展定义

《地理学名词》进一步细分为两类:

  1. 构造山地:由地壳运动(如褶皱、抬升)形成,如喜马拉雅山脉。
  2. 侵蚀山地:经流水、冰川等外力侵蚀而成,如黄土高原的塬、梁、峁地貌。

三、权威来源参考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商务印书馆出版。
  2. 《地理学名词》(第二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发布,科学出版社出版。
  3. 《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涵盖地形分类与典型案例。

注:本文释义综合权威辞书及地理学标准定义,核心来源为《现代汉语词典》与《地理学名词》,未引用网络搜索结果。

网络扩展解释

“山地”是地理学中描述特定地形特征的概念,其核心定义和特征可综合如下:

一、基本定义

山地指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的高地,具有起伏大、坡度陡、沟谷深的特点,通常呈脉状分布。与单一的山或山脉不同,山地是由众多山体组成的区域,且与丘陵、高原有明显区别:

二、分类标准

  1. 按海拔高度:
    • 高山:海拔≥3500米;
    • 中山:海拔1000-3500米;
    • 低山:海拔<1000米。
  2. 按成因:
    • 褶皱山、断层山、火山等。

三、结构组成

山体由三部分构成:

  1. 山顶:最高点,形态包括平顶、圆顶或尖顶;
  2. 山坡:连接山顶与山麓的斜坡,形态多样(直形、凹形、阶梯状等);
  3. 山麓:山体与平原/谷地过渡区域,有明显地形转折。

四、典型特征

五、示例与扩展

典型山地如青藏高原上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其海拔差异显著且地质活动活跃。山地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4%,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资源涵养的重要区域。

如需更详细分类或地质演化过程,可参考地理学专业文献或权威百科(如搜狗百科、地理研究所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蹦高弊蠹材吏草船借箭成眠成日家大副刀札电子邮箱雕采遁秦梵天風隊逢人说项高尔夫球广陵散绝光学孤拐脸哗拉拉黄雚忽忽悠悠混潡祸端贱敛贵出接龙介旅矜假金字牌机省捐班匡尧辽邈黧鷄留台陆味麦餻门庭如市目不识丁泡头钉片席牵顾牵俗气恨倾家败产青神勤俭持家气魄耆训曲学诐行涉閲手帖瞤息束手就缚天罚童首网路顽艳微波炉湘山祠蟹行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