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子名。 晋 陆机 《果赋》:“ 中山 之縹李。”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中山 有縹李,大如拳者呼仙李。”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赉城边橘启》:“ 暉章 縹李,岂止称於 晋 世; 上林 美枣,非独高於 汉 日。”
“缥李”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释义如下:
拼音:piāo lǐ(根据高权威性来源,部分文献注音为piǎo lǐ,如,但现代常用读音为piāo lǐ)。
基本释义:
指一种果子的名称,属于李子的品种。根据晋代陆机《果赋》和南朝梁代任昉《述异记》的记载(),缥李产于中山(古地名),果实大如拳头,又被称为“仙李”,可能因其形态或品质独特而得名。
文献出处:
补充说明:
“缥”本意为淡青色,可能形容该李子表皮颜色青白或浅淡。其名称和记载多见于南北朝文献,后世较少使用,推测为古代地方性特色果品(综合-4)。
《缥李》是一个中文词语,意思是形容东西隐约不清的样子,不容易看清楚或辨认。也可以形容某种感觉或情绪的不真实或飘渺。
《缥李》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缶并,其中缶是一个汉字,代表的是一个容器。拆分后的笔画有16画。
《缥李》是从古代文学作品《洛神赋》中的一句诗句中引用而来。《洛神赋》是魏晋时期文学家曹操创作的一篇赋文,其中描述了洛河岸边洛神和各种美丽景物之间的情景。这句诗句中用到了《缥李》来形容洛神身上的衣物轻盈飘逸的特点。
《缥李》这个词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为「縹李」。
根据古代汉字的发展变化,古时候《缥李》这个词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1. 那个故事里的女主角总是给人一种《缥李》般的感觉,让人难以捉摸她的真实心思。
2. 在迷雾弥漫的早晨,山岳在《缥李》中若隐若现。
组成《缥李》这个词的字的组词:缥缈、李逵。
与《缥李》意思相近的词语:朦胧、飘渺、虚幻。
与《缥李》意思相反的词语:清晰、真实、明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