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夫的意思、洛夫的详细解释
洛夫的解释
(1928- )诗人。湖南衡阳人。1948年入湖南大学学习。1949年去台湾。参与创办诗刊《创世纪》,后任总编辑。曾入海军服役。后任教于东吴大学。著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亡》,散文集《一朵午荷》,诗论《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词语分解
- 洛的解释 洛 ò 〔洛河〕水名,在中国陕西省。 〔洛水〕水名,源于中国陕西省洛南县,东流经河南省入黄河。古作“ 雒”。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 夫的解释 夫 ū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夫役。拉夫。 〔夫子〕a.旧时对学者的称呼;b.旧时称老师;c.旧时妻称夫;d.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夫。夫
专业解析
从汉语词典及文学研究角度,"洛夫"一词具有以下两层核心释义:
一、作为专有名词(诗人笔名)
洛夫(1928-2018),本名莫洛夫,中国台湾现代诗坛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被文学界誉为"诗魔"。其笔名含义融合东方禅意与超现实主义精神:
- "洛":指洛水,象征华夏文化源流,暗含对古典诗学的继承;
- "夫":古汉语中表"人"或"大丈夫",整体意为"洛水畔的诗人",体现文化根脉与创作主体性的统一。
其诗歌以意象奇崛、语言张力著称,代表作《石室之死亡》《边界望乡》开创汉语现代诗新境界。
文学地位佐证:
- 《台湾文学史纲》(叶石涛著)将其列为"超现实主义代表诗人";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辞典》(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收录"洛夫"词条,定义其为"台湾诗坛三巨柱"之一。
二、作为音译词汇(非主流用法)
在部分方言或古语转写中,"洛夫"可作音译词使用,但需结合语境甄别:
权威参考文献(基于学术出版物):
- 洪子诚, 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 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 文学界杂志社, 1987.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网络扩展解释
“洛夫”一词的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诗人洛夫(主要含义)
指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洛夫(1928-2018),本名莫洛夫,湖南衡阳人。其文学成就包括:
- 创作成就:代表作《灵河》《石室之死亡》等诗集,散文集《一朵午荷》,诗论《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 文学地位:被誉为“诗魔”,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是台湾现代诗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创办《创世纪》诗刊并任总编辑。
- 生平经历:1949年赴台,后旅居加拿大,作品融合超现实主义和东方禅意。
二、其他语境含义
- 音译词汇:部分资料提到“洛夫”可能为英文“love”的音译,表达对事物的热爱或执着追求,但此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
- 俄语相关:俄语中“洛夫”涉及历史社会关系或宗教文化概念,但与中文语境关联较弱。
- 易混淆词:需注意与“懦夫”(指软弱者)的发音相似性,避免误解。
建议:若涉及文学领域,优先指代诗人洛夫;其他场景需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暗室求物陂湖禀量崩解必必剥剥波俏昌丰常建撑腰齿粲驰说黨人放歌纵酒舫舟谷谷国风邯郸伎韩风奂然滑水笳管进战酒罏可手媿怍琅然蜡檄连三并四鳞集骡驴冥吏淖弱鸟聒蠯蠃平台谦厚愆紊器世间驱神三河上火伤员神命诗编十日之饮诗书发冢手电筒守法说来说去撕掳太医铁杆庭阶庭帏痿废午初五郊霞彩相异陿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