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酒垆。《汉书·食货志下》“率开一卢以卖”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酒家开肆待客,设酒罏,故以罏名肆。”《全元散曲·水仙子带折桂令·饮兴》:“小糟新酒滴珍珠,醉倒 黄公 旧酒罏。” 明 何景明 《春日刘薛二子过》诗:“未似 高阳 侣,垂鞭向酒罏。”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禁歌妓》:“国初 临川 人 揭轨 ,以举明经至京,宴南市楼,有诗云:‘詔出金钱送酒罏,綺楼胜会集文儒。’”参见“ 酒壚 ”。
酒罏是汉语中的历史词汇,指古代盛酒或温酒的陶制器具,其形制多为圆口、深腹,常见于文献与诗词中。该词由“酒”与“罏”两部分构成:“酒”指谷物发酵制成的饮品,“罏”为形声字,从缶(陶器)卢声,本义为陶制容器。据《汉语大词典》记载,“罏”通“垆”,既可指酒店安放酒瓮的土台,亦指酒瓮本身,如《后汉书·班固传》中“罏”即表酒器之意。
在文化语境中,酒罏常与文人雅士的生活相关联。唐代诗人白居易《问刘十九》中“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罏”一句,即以“火罏”描绘温酒场景,体现其作为生活用具的实用性。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酒肆“皆置酒罏于门首”,说明其亦为市井商业符号。该词现代多用于文学创作或历史研究领域,实际生活中已逐渐被“酒壶”“酒坛”等通俗词汇替代。
“酒罏”是“酒垆”的异体写法,指代古代与酒相关的设施或场所,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酒罏(酒垆)原指酒店中放置酒瓮的土台,后直接代指酒肆或酒店。例如《汉书·食货志》中提到“酒家开肆待客,设酒罏”,表明其作为酒馆标志性设施的功能。
文学意象
在诗词中常被用作饮酒或闲适生活的象征。如明代何景明《春日刘薛二子过》中“垂鞭向酒罏”,元代卫立中《殿前欢·懒云窝》描述“酒灶茶锅”的闲适场景。
相关词汇对比
需注意:因搜索结果权威性较低,建议进一步查阅《汉语大词典》《全元散曲》等古籍原文以验证具体用法。
奥助编钟别创一格必需品闭置餐松饮涧崇玄学春赋出幽从居大张其词得句电子邮件独鹤飞书走檄凮角風臺覆背赋笔光华夺目官砦故国箍桶函塞寒暑表捍圉厚遇扈解降抑践事击踘金板霁泽軖头困抑礨硌棱子鸾杯论授冥子里木雕木瓜杖拍戏掐骰倾压清涨起戎弃邪鹊台雀献金环瑞应三月不知肉味书证亭亭当当体育橦布投合讬慕琬液小家子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