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谦逊厚道。《南齐书·陈显达传》:“ 显达 谦厚有智计,自以人微位重,每迁官,常有愧惧之色。”《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又且为人谦厚,待人接物,一团和气,上下之人,无不悦服。”《平山冷燕》第六回:“出去相见时须要小心谦厚些。”
“谦厚”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iān hòu,其核心含义为谦逊厚道,形容为人虚心、宽厚,不自满且待人诚恳的品质。以下是详细解释:
谦厚不仅是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交往准则。它既包含内在的自我约束(谦逊),也体现外在的待人方式(厚道),二者结合形成一种稳定的人格魅力。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南齐书》《醒世恒言》等文献。
谦厚是一个形容词,指一个人性格温和、谦虚和善良的品质。具有谦厚品质的人往往对待他人礼貌谦虚,不自负或傲慢。
谦厚由谦和厚两个部首组成。
谦的部首是讠(yan)且谦的总笔画数为4。
厚的部首是厂(han)且厚的总笔画数为9。
谦厚这个词源于古汉语。谦是指谦逊、谦虚,厚是指厚重、深厚。这两个词汇被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指代谦虚和善良品质的谦厚。
在繁体字中,谦厚的写法为謙厚。
在古代,谦厚的写法与现代并无太大差异。
1. 他的谦厚品质使他受到了许多人的爱戴。
2. 这位领导谦厚地对待每个下属,深受大家的尊敬。
3. 虽然他的才华出众,但他一直保持着谦厚的态度。
1. 谦虚谨慎
2. 和蔼可亲
3. 德才兼备
1. 谦逊
2. 温和
3. 和善
1. 骄傲
2. 自负
3. 傲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