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郊的意思、五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郊的解释

谓东郊、南郊、西郊、北郊、中郊。古代礼仪,帝王于五郊设祭迎气。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 青帝 句芒 ;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 赤帝 祝融 ;立秋前十八日,迎 黄灵 于中兆,祭 黄帝 后土 ;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 白帝 蓐收 ;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 黑帝 玄冥 。《后汉书·明帝纪》:“是岁( 中平 二年),始迎气於五郊。”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五郊”是中国古代帝王按季节举行的祭祀礼仪,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的郊外祭祀场所,用于顺应节气、祈求风调雨顺。具体解释如下:

1.五郊的方位与对应季节

2.礼仪功能

五郊祭祀是古代“迎气”制度的核心,通过在不同方位设祭坛,顺应五行(木、火、土、金、水)与四季更迭,祈求天地和谐、农事顺利。例如,立春迎春气,立冬迎冬气,均需帝王亲临或遣官主持。

3.历史记载

这一制度最早见于《后汉书·明帝纪》,记载汉明帝时期“始迎气于五郊”,后成为历代王朝重要的国家祭祀活动之一。

附:五郊与五行对应关系

方位 季节 五行 主祭神祇
青帝、句芒
赤帝、祝融
季夏 黄帝、后土
西 白帝、蓐收
黑帝、玄冥

该制度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将自然节律与政治、宗教仪式紧密结合。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五郊的意思

《五郊》是一个名词,一般表示某个城市或地区的周边的五个郊区或地带。

拆分部首和笔画

《五郊》的部首是「阝」,由两个笔画组成。

来源

《五郊》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一般用于描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周边地区。

繁体

「五郊」的繁体字为「五郊」,拆分部首和笔画均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的「五郊」有一种写法是将「五」字写在上方,「郊」字写在下方,表示五个郊区或地带。

例句

1. 这座城市的五郊风景优美,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2. 随着城市的扩张,五郊的人口也逐渐增加。

组词

郊区、郊外、郊游、郊狼

近义词

郊区、近郊

反义词

市区、市中心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