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露板的意思、露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露板的解释

亦作“ 露版 ”。1.指奏章。因其不缄封,故称。《三国志·魏志·崔琰传》:“时未立太子, 临菑侯 植 有才而爱。 太祖 狐疑,以函令密访於外。唯 琰 露板答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以五官将( 曹丕 )仁孝聪明,宜承正统。’”《晋书·齐王冏传》:“ 南阳 处士 郑方 露版极諫,主簿 王豹 屡有箴规, 冏 并不能用。”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 赵督察 元实 ﹞旧著《感知》云:‘伐海督都戎,露板荐 胡公 。’”

(2).檄文或告捷文书。 晋 王羲之 《杂帖》:“寻得 彭祖 送 万 九日露版,再破贼,有所获。”《魏书·傅永传》:“ 义阳 既平, 英 ( 中山王 英 )使司马 陆希道 为露板,意谓不可,令 永 改之。”参见“ 露布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露板"是古代文书制度中的特殊形式,指未经密封、内容公开的官方文件。该词由"露"(公开显露)与"板"(书写载体)构成,最早见于《后汉书·李云传》对直谏文书的记载。

从文书形制角度分析,露板具有三个核心特征:

  1. 公开性:区别于封缄的"封事",其内容可供传阅
  2. 时效性:多用于紧急军政要务的快速传达
  3. 权威性:需加盖官印确认效力,常见于汉代至唐宋的官方文书系统

清代考据学家赵翼在《陔余丛考》中特别指出,露板在魏晋时期已成为弹劾奏章的标准格式。现代汉字研究证实,"板"在此特指木牍书写材料,与简册形成材质差异。该词现已淡出日常用语,仅存于历史文献研究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露板”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下主要有以下含义:

一、基本解释

  1. 指不缄封的奏章
    古代臣子向皇帝呈递的奏章通常需密封,而“露板”特指未加封的公开奏章。例如《三国志·魏志·崔琰传》记载,崔琰曾以露板形式直言支持曹丕继位。

  2. 檄文或军事告捷文书
    在军事用途中,“露板”可指檄文或战报。如晋代王羲之《杂帖》提到“露版”用于传递破敌战果,《魏书·傅永传》中也有改写露板文书的记载。

  3. 公开张贴的榜文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檄移》提到“露板以宣众”,即通过公开榜文传递信息,强调内容的明确性。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则将其与捷报关联。

二、词源与用法

三、参考资料

如需进一步查证,可参考《三国志》《文心雕龙》等古籍,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在线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薤备料不得便擦刮朝馔澄靖车輮赐乞袋扇撢简颠扑不磨雕卵耳消耳息愕窒发登富禄膏髓勾脸圜法汇涌夹谷夹路椒房亲结軨几何原本救火投薪枯砚楞冲冲力攻陵门流阴鹿栌雒民芦中人屡教不改鸣驴磨而不磷,湼而不缁魔氛木皮曩叶捻管溺尿谦谨千瓦肉桂肉末深更蛇神牛鬼师专述録熟石灰枢要肃艾陶令秫田穑婉惬五辛菜咸肉小定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