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膏髓的意思、膏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膏髓的解释

(1).脂膏与骨髓。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尹侍御奏折》:“千餘里之地,邨市躪为邱墟,膏髓涂於原野。”

(2).指民脂民膏。 明 袁宏道 《猛虎行》:“三 河 及两 浙 ,在在竭膏髓。”《明史·靳学颜传》:“我朝分封列爵,不农不仕,吸民膏髓。”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陈忠愍公》:“优待士卒,犒之厚而自奉甚俭……时有‘官兵都吸民膏髓, 陈公 但饮 吴淞 水’之謡。” 梁启超 《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二:“而一般之消费者,莫可如何,惟俛首以听其坐吸膏髓而已。”

(3).比喻事物的精华。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序》:“取九世所蓄典籍经史子集二十万八千一百二十卷,六千九百餘帙,撮其膏髓,别为一书,其门目未暇派别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膏髓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具有两层核心含义,既指具体的生理物质,也承载深刻的抽象比喻:

一、本义:油脂与骨髓

指动物或人体内的脂肪油膏和骨髓,属于生理层面的有形物质。

例证: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以“膏髓”形容资源被榨取:“呬呬焉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广地者虚也,然膏髓竭于内矣。”此处暗喻国力消耗如膏髓枯竭。

二、比喻义:精华与核心

引申指事物最精粹、最核心的部分,或维系生命的关键要素。

例证:

  1. 学识精髓: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评注经典时强调“撷其膏髓”,指提炼学问的精要。
  2. 民力根本:宋代政论常以“刮民膏髓”批判苛政,如李纲奏疏称“诛求膏髓”,喻过度剥削民众财富。
  3. 艺术神韵:明代书画理论以“得山水膏髓”形容作品捕捉自然之魂,超越形似。

权威参考来源:

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对“膏”“髓”的单字训诂及复合词用例分析,并依据《史记》《宋史》《文史通义》等典籍文献印证引申义演变脉络。

网络扩展解释

"膏髓"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āo suǐ,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1. 脂膏与骨髓
    指人体或动物体内的脂肪与骨髓,常用于描述极端压榨或惨烈场景。例如清代平步青在奏折中写道:「千餘里之地,邨市躪为邱墟,膏髓涂於原野」。

  2. 民脂民膏
    比喻百姓的血汗财富,多用于批判剥削行为。明代袁宏道《猛虎行》提到「三河及两浙,在在竭膏髓」,《明史·靳学颜传》也指斥权贵「吸民膏髓」。

  3. 事物的精华
    唐代冯贽在《云仙杂记》序言中将典籍精髓称为膏髓,形容核心精华部分。


综合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把绝标准镜头碧雾长信宫衬手出阃辞秩村旗颠陨笃念阇提花翻梓风措公电公派国营孤寝寒鸟幻变会闱火华践冰讲叙蹇讷绞尽脑汁蛟虬洁矩近器旧金山谲狯绝伦逸群牢切緑鬓朱顔柳絮风胧肿麋惑磨泐末香纳污藏秽内监偏邦偏听偏信潜心齐宿弱丧胜读十年书十步香车时当视爲畏途首面受取黈聪頽替万不失一罔怅乌篷船详聋香箧悉达陀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