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圜法的意思、圜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圜法的解释

(1).测量圆的方法。《墨子·天志中》:“今夫轮人操其规将以度量天下之圜与不圜也……其故何?则圜法明也。”

(2).指币制。《汉书·食货志下》:“ 太公 为 周 立九府圜法。” 颜师古 注:“圜,谓均而通也。” 金少英 集释:“圜法在此实指货币制度。”《清史稿·食货志一》:“乃改海运以节漕费,变圜法以行国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圜法是古代中国货币制度中的核心概念,特指以圆形金属钱币为基础的货币体系。该制度起源于周代,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司市》载:“以商贾阜货而行布,铸作圜法。”其核心包含三方面内涵:

一、形制特征 “圜”即圆形方孔造型,取自“天圆地方”宇宙观,《汉书·食货志》明确记载:“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钱圜函方,轻重以铢。”这种形制自秦半两至清宣统通宝沿袭两千余年,成为东方货币的典型形制。

二、铸造规范 《文献通考·钱币考》记载周代已建立货币成色、重量、流通的官方标准。汉代《盐铁论》载有“币与世易,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的演变脉络,显示圜法包含货币材质与价值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

三、流通体系 《史记·平准书》载汉武帝“更铸钱,令县官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表明圜法涵盖货币铸造权、流通范围及兑换比率等国家管控措施。唐代《通典·食货典》记载开元通宝“径八分,重二铢四絫”,证明其计量体系具有精确的数学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圜法”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释:

  1. 测量圆的方法
    该释义最早见于《墨子·天志中》,其中提到轮匠用“规”测量物体的圆度,强调“圜法明也”,即通过明确的几何方法判定圆形是否标准。这一用法体现了古代对几何学的实践应用。

  2. 货币制度
    在《汉书·食货志》中,“圜法”指周代太公制定的货币流通制度,如“九府圜法”。后世文献如《清史稿》也沿用此义,指代国家币制的调整与改革。


补充说明:

建议结合《墨子》《汉书》等典籍原文进一步理解其历史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暗蒙蒙笨滞呈案寸金竹索佃仆电子计算器锭模恩赏鹅掌楸封条割臂盟公捍卫褐盖后备粮胡猜火号节节寸寸经年极听久假不归钧衡空位令箭霤垂漏屋满贯秘奥眇緜母气难荫牛录章京蟠石钱谷惬然青城山情思清众七事八事鹊梁去水柔桨软耳瑞雪兆丰年散裂觞政盛宴树本塌房摊破退毛屠门大嚼讬人万死不辞唯识五石瓠五花八门物忌香韵小朋友小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