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末的意思、肉末的详细解释
肉末的解释
[ground meat] 碎末状的肉
词语分解
- 肉的解释 肉 ò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肉体。肉类。肉食。肌肉。肉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肉身(佛教指肉体)。 果实中*********的部分:桂圆肉。冬瓜肉厚。 果实不脆,不酥:肉瓤西瓜
- 末的解释 末 ò 尖端,梢:末梢。末端。秋毫之末(毫毛尖端)。 最后,终了:末了(僶 )。末尾。末日。末代。穷途末路。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末业。末技。舍本逐末。 碎屑:末子。碎末。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
专业解析
肉末的详细释义
一、基础语义解析
“肉末”是汉语复合名词,由“肉”(指动物可食用的肌肉组织)与“末”(细小碎屑)构成,字面意为“经切碎或绞制后的细小肉粒”。其核心特征为:
- 形态:呈颗粒状或碎屑状,区别于整块肉片、肉丝。
- 加工方式:需通过人工剁切、机械绞制等物理处理实现。
- 原料范围:可泛指猪、牛、鸡等常见食用肉的加工形态,无特定动物种类限制。
二、烹饪与文化语境中的延伸含义
在饮食文化中,“肉末”兼具实用功能与风味价值:
- 功能性:因颗粒细小易熟,常作为高效食材用于快炒(如肉末炒豆角)、馅料(包子/饺子馅)或酱料基底(肉酱意面)。
- 风味载体:细小形态利于吸附调味料,提升菜肴入味程度,典型应用如麻婆豆腐、蚂蚁上树等经典菜式。
- 经济性:传统上利用肉屑或边角料制成,体现物尽其用的饮食智慧。
三、权威词典定义与用例
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
肉末(ròu mò):名词。剁碎的肉;肉糜。例句:“肉末蒸蛋是一道家常菜。”
此定义强调其物理状态(碎、糜)及烹饪场景,与《汉语大词典》“细切的肉丁”释义相呼应。
四、食品加工标准中的规范描述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T 19480-2009 肉与肉制品术语》:
绞肉(等同于肉末):经绞肉机切割、破碎形成的颗粒状肉,按颗粒直径可分为粗绞肉(6–8毫米)、细绞肉(2–3毫米)等类型。
此定义从工业化生产角度明确其加工工艺与分级标准,赋予术语技术规范性。
参考资料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
-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GB/T 19480-2009 肉与肉制品术语》.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网络扩展解释
“肉末”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析:
一、基本定义
拼音为ròu mò,词性为名词,指碎末状的肉类食材,常见于烹饪场景。例如将瘦猪肉或牛肉剁碎成细小颗粒状。
二、实际应用
- 烹饪用途:广泛用于菜肴制作,如“肉末烧马铃薯”“肉末茄子”等,特点是颗粒细小、易于入味。
- 加工方式:通常需将肉类切碎或绞碎,搭配调料如酱油、葱姜末等烹饪。
三、与“肉沫”的区别
两者均指碎肉,但存在细微差异:
- 肉末:颗粒更细、形状均匀,适合炒菜、炖汤(如红烧肉末)。
- 肉沫:颗粒略大且不规则,多用于需要口感的煎烤类食品。
四、延伸含义
部分方言或语境中,可能引申为比喻琐碎的事物(如“纠结于肉末小事”),但此用法较少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五、例句参考
- “方便面的调味包含有肉末蔬菜包。”
- “桌上摆着一道酸辣炸藕粉肉末丸子。”
如需进一步了解词语的详细用法或相关菜谱,可参考上述来源中的具体示例。
别人正在浏览...
按置边使布颿无恙不甚惭荷摧陷廓清村措大单方面谠臣典租方质分佃抚几釜鬵跟挂官费刿心刳肺瘑疮过零丁洋孤兽扢扬狐威简静检刻金瓯无缺进贤兴功积学刻俭溘先朝露宽厚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乐悦两说梁阴六尺马没三思密筱木塞泥窗齧齧卡壳七宝茶起锅饶广儒吏三张十二指阳视同陌路适味手熟收园结果随珠荆玉调唇统一湍激托物感怀完办瓦散微难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