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露版 ”。1.指奏章。因其不緘封,故稱。《三國志·魏志·崔琰傳》:“時未立太子, 臨菑侯 植 有才而愛。 太祖 狐疑,以函令密訪於外。唯 琰 露闆答曰‘蓋聞《春秋》之義,立子以長,加以五官将( 曹丕 )仁孝聰明,宜承正統。’”《晉書·齊王冏傳》:“ 南陽 處士 鄭方 露版極諫,主簿 王豹 屢有箴規, 冏 并不能用。” 明 顧起綸 《國雅品·士品四》:“﹝ 趙督察 元實 ﹞舊著《感知》雲:‘伐海督都戎,露闆薦 胡公 。’”
(2).檄文或告捷文書。 晉 王羲之 《雜帖》:“尋得 彭祖 送 萬 九日露版,再破賊,有所獲。”《魏書·傅永傳》:“ 義陽 既平, 英 ( 中山王 英 )使司馬 陸希道 為露闆,意謂不可,令 永 改之。”參見“ 露布 ”。
“露闆”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下主要有以下含義:
指不緘封的奏章
古代臣子向皇帝呈遞的奏章通常需密封,而“露闆”特指未加封的公開奏章。例如《三國志·魏志·崔琰傳》記載,崔琰曾以露闆形式直言支持曹丕繼位。
檄文或軍事告捷文書
在軍事用途中,“露闆”可指檄文或戰報。如晉代王羲之《雜帖》提到“露版”用于傳遞破敵戰果,《魏書·傅永傳》中也有改寫露闆文書的記載。
公開張貼的榜文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檄移》提到“露闆以宣衆”,即通過公開榜文傳遞信息,強調内容的明确性。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則将其與捷報關聯。
如需進一步查證,可參考《三國志》《文心雕龍》等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線上詞典。
露闆是指在有外展觸頭的高壓開關、斷路器等電力設備的外面,覆蓋一層用于保護設備不受外界影響的物料。露闆的存在可以防止設備受潮、防止電弧侵蝕,提高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露闆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部首:雨(雨字頭),闆(木字旁)
筆畫:露(11畫),闆(8畫)
露闆一詞的來源較為明顯,露指明了露闆的作用,即在電力設備外面覆蓋一層物料。闆則是指用于覆蓋的闆狀物料。
在繁體字中,露闆的寫法仍然是「露闆」,并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大體相同,隻是有些字形可能有些許差異。以《康熙字典》為例,「露」字的字形與現代基本一緻,而「闆」字的字形在書寫上略有差異。
例句:
1. 這個高壓開關需要安裝露闆,以确保設備的安全運行。
2. 斷路器的露闆受損,需要進行更換。
組詞:露天、木闆、露水、面闆。
近義詞:外套、保護罩、護蓋。
反義詞:露天、暴露、無遮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