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兰契的意思、金兰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兰契的解释

至交;深厚的友谊。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分定金兰契,言通药石规。” 明 陈所闻 《步步娇·拟美人七夕述怀》套曲:“我爱你兴翩翩广结金兰契,量汪汪江海托襟期。”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太史公》:“昔共金兰契,苦口似相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金兰契是汉语中表示深厚友情的特殊称谓,源自中国古代结拜文化。据《汉语大词典》记载,"金兰"典出《周易·系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喻指坚不可摧、气味相投的深厚情谊,"契"则指缔结盟约的凭证文书。该词特指结拜兄弟时缔结的书面盟约,常见于明清小说文献中。

在传统礼仪中,金兰契包含三项核心要素:需交换记载生辰八字的庚帖、需焚香立誓告祭天地、需有见证人签署文书。据《辞源》释义,这种契约不仅规范了结拜双方"生死与共"的义务关系,更承载着"非血缘而胜血缘"的情感寄托。明代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七卷所述"三兄弟缔结金兰契,焚香立誓永不相负",正是这种文化现象的文学写照。

现代语言应用中,金兰契已演化为对深厚友情的诗意化表达。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其注释为"特指志同道合者缔结的深厚情谊",词义从具体的契约文书扩展至抽象的情感联结,常见于讴歌友情的文学作品与书法创作中。

网络扩展解释

“金兰契”一词包含文学与历史双重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一、基本含义

原指深厚友谊或至交关系,源自《周易》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的典故。唐代白居易诗句“分定金兰契,言通药石规”即用此意,形容朋友间情谊如金石般坚固、如兰草般芬芳。

二、历史特殊婚俗

在清代至近代的广东地区(广州、顺德等地),演变为女性反抗封建婚姻的独特现象:

  1. 结契形式:少女通过仪式结为异姓姐妹,立誓不嫁或婚后“不落夫家”。
  2. 反抗特征:抗拒与丈夫同寝,甚至出现伤害强迫成婚者的极端案例,被称为“自梳女”群体的重要组织形式。
  3. 社会意义:被视为女性追求经济独立、摆脱夫权压迫的尝试,部分关系隐含同性恋性质。

三、文化延伸

  1. 文学意象:《红楼梦》中“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借指黛玉与宝钗的知心对话,回归友谊本义。
  2. 成语演变:现代多用于比喻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近义词包括“金兰之交”“契若金兰”。

注:需注意语境差异——古代文学中多强调友情,而历史语境下特指华南地区的特殊女性结盟习俗。

别人正在浏览...

捕处采擿颤悠悠成卢沉声静气冲溶醇碧窜斥荡产倾家诋駡厎止董督堕泪碑贰正逢山开路凤驿父事拂云堆沟渠鳏老横枝儿黄寿丹忽忽悠悠监制筋干经籍金鼠之变祲象讥正卷牍郡公开博联蹇平産前忿千古千万意骑鹤上维扬青缴情恕七擒孟获弃事色样伤俗烧破眼牲器深巷舍越使乎霜月霜鸷水尽鹅飞帖发亭灶体认王休畏谨香令闲磨牙孝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