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俗的意思、伤俗的详细解释
伤俗的解释
(1).失之俗气。《梁书·文学传上·何逊》:“ 云 ( 陆云 )谓所亲曰:‘顷观文人,质则过儒,丽则伤俗。其能含清浊,中今古,见之 何 生矣。’”
(2).谓不合世俗。 宋 欧阳修 《鉴画》:“余非知画者,强为之説,但恐未必然也。然世谓好画者,亦未必能知此也。此字不乃伤俗耶?”
词语分解
- 伤的解释 伤 (傷) ā 受损坏的地方:工伤。伤痕。 损害:伤了筋骨。伤脑筋。伤神。劳民伤财。 因某种致病因素而得病:伤风。伤寒。 因过度而感到厌烦:伤食。 妨碍:无伤大体。 悲哀:悲伤。哀伤。神伤。感伤。伤悼
- 俗的解释 俗 ú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
专业解析
伤俗是汉语复合词,由“伤”与“俗”组合而成,指言行或事物违背、损害社会公认的风俗习惯或道德准则,常带有贬义色彩。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
-
字义解析
- 伤(shāng):本义指身体受创,引申为“损害、妨害、违背”。《说文解字》释为“创也”。
- 俗(sú):指长期形成的社会风尚、礼节习惯、普遍观念或大众化的事物。《说文解字》释为“习也”,即习俗。
“伤俗”即“损害风俗”或“违背习俗”。
-
核心含义
- 败坏风俗,有伤风化:指行为、言论、艺术作品或社会现象等,与社会主流道德观念、公序良俗相冲突,被认为会对社会风气产生负面影响。例如:过度暴露的着装在某些场合被视为伤俗;低俗的表演内容可能被批评为伤风败俗。
- 不合时宜,违背常情:指行为或事物过于奇特、怪诞或极端,超出了社会普遍接受的范围,显得不合情理或令人难以接受。例如:过于奢侈浪费的葬礼可能被斥为伤俗之举。
-
语境与应用
“伤俗”一词常用于批评性语境,强调某种言行对社会道德底线的冲击。它常与“败俗”、“害俗”连用,如“伤风败俗”,强化其负面评价。其反义词可视为“合俗”、“从俗”或“移风易俗”(指改变旧俗,树立新风,是积极行为)。
-
权威参考
- 《汉语大词典》 对“伤俗”的解释为:“谓损害风俗教化。” 并引用了《后汉书·陈蕃传》中的例证:“鄙谚言‘盗不过五女门’,以女贫家也。今后宫之女,岂不贫国乎!由是言之,女之为害,深矣。请出之,以伤俗败化。” 此例中,“伤俗败化”即指损害风俗、败坏教化。
- 来源参考:《汉语大词典》(可参考权威词典数据库或出版物,如汉典的部分公开内容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纸质/电子版)。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虽未单独收录“伤俗”词条,但在“伤风败俗”词条下释义为:“败坏社会风俗。多用来谴责道德败坏的行为。” 这为理解“伤俗”的核心含义提供了现代标准依据。
- 来源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 古籍例证:
- 《后汉书·陈蕃传》:“鄙谚言‘盗不过五女门’,以女贫家也。……请出之,以伤俗败化。”(中华书局点校本)
- 《晋书·范宁传》:“王何蔑弃典文,不遵礼度,游辞浮说,波荡后生……遂令仁义幽沦,儒雅蒙尘,礼坏乐崩,中原倾覆。古之所谓言伪而辩、行僻而坚者,其斯人之徒欤!昔子斩少正卯,鲁国以清;季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夫穿窬不禁,则致强盗;强盗不断,则为攻盗;攻盗成群,必生大奸。此必然之势也。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资膏粱之傲诞,画螭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俗。郑声之乱乐,利口之覆邦,信矣哉!吾固以为一世之祸轻,历代之罪重,自丧之衅小,迷众之愆大也。” 其中“扇无检以为俗”即指王弼、何晏等人煽动不检点的行为使之成为风气,实为伤俗之举。
“伤俗”意指损害或违背了社会普遍认可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规范,常用于批评那些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或现象,强调其对社会伦理秩序的破坏性。其内涵与“伤风败俗”紧密相关。
网络扩展解释
“伤俗”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多方面的含义和用法:
一、基本含义
指行为举止违背社会风俗或礼仪规范,可能表现为不雅、失礼或不合时宜的举动。例如在公共场所做出不文明行为,即属于“伤俗”。
二、详细解释
-
失之俗气
指事物或言行过于庸俗,缺乏雅致。例如《梁书》中评价文人作品时提到“丽则伤俗”,即过度华丽反而显得俗气。
-
不合世俗
强调与主流价值观或传统习俗相悖。宋代欧阳修在《鉴画》中曾用此词质疑画作是否符合世俗审美。
三、使用场景
- 礼仪规范:在正式场合需注意言行,避免因失礼而“伤俗”。
- 文艺评价:用于批评艺术作品过于媚俗或脱离传统审美标准。
四、典故与出处
该词最早可追溯至《庄子·盗跖》篇,通过盗跖破坏礼法的故事,引申为对违背社会秩序行为的批判。后世文学作品中(如《梁书》)也多次引用此概念。
五、补充说明
- 近义词:失礼、庸俗
- 反义词:雅正、合仪
- 拼音:shāng sú(注:部分网页注音有误,需以权威来源为准)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和中的文学引证。
别人正在浏览...
按杀傍僾被头碧眼儿不迁主布同不足齿数惩忿窒欲赤心撮拾单款点绣女钓榜鵰翮端端崜峗反税稾草隔品致敬鬼摸脑壳海蟹河皷鹤使婚期霁色鸡眼可敦叩谒賫诣劳动局雷布累加勒休鲮鲤礼辟流揽六牲流言飞语乱纪罗衫女猱缾沈簪折迁厝绮才全民稔祸胎蕤宾丧旛沈宴殊职讨喜天地诛灭亭候头晕眼花土房伪论无清头遐瞰消肠酒窙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