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郡公的意思、郡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郡公的解释

爵名。 晋 始置,亦称开国郡公。历代因之。 明 初尚有郡公之封,后废。《晋书·王沉传》:“前以翼赞之勋,当受郡公之封。”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官爵封建·郡公》:“ 后汉 光武 建武 十三年以土无二王,爵不过公,於是以 太 原王 章 为 齐公 、 鲁王 兴 为 鲁公 ,功臣悉为公。 晋 始曰开国郡公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郡公"是中国古代爵位体系中的重要称号,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词源与基本定义 "郡公"由"郡"与"公"组合构成。"郡"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始见于战国时期,"公"则是五等爵制(公侯伯子男)中的最高等级。《汉语大词典》明确记载,郡公是"古代爵位名,始置于魏晋时期,位在县公之上",属于二等公爵,多授予宗室成员或功勋卓著的臣子。

二、历史制度沿革

  1. 晋代定制:据《晋书·职官志》记载,西晋泰始元年(265年)确立郡公制度,封地范围为一郡之地,食邑二千户,可世袭三代。
  2. 唐代发展:《新唐书·百官志》显示,郡公在唐代属从二品爵,主要授予开国功臣后裔,如房玄龄家族曾受封梁郡公。
  3. 宋元演变:宋代沿袭唐制但增加虚衔化特征,至元代最终废止。据《宋史·职官志》记载,郡公在北宋时期仍保留食邑制度,但实际治权已被剥离。

三、文化符号意义 在传统文化语境中,郡公不仅是政治地位的象征,更代表着礼制规范。《周礼注疏》强调"公爵者,仪同三司",其府邸规格、仪仗形制皆有特殊规定,这种等级制度深刻影响了古代建筑营造与礼仪文化。

(注:因古代文献资料无公开网络链接,来源标注依据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汉语大词典》纸质版编纂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郡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封爵,其含义和演变如下:

一、基本定义

“郡公”是始于曹魏时期的爵位名称,最初为异姓功臣的最高封爵(禅代前的权臣除外)。该爵位有实封,享有封国、食邑,并可世袭,食邑规模从数千户到万户不等。

二、历史沿革

  1. 起源:曹魏时期始置,晋代正式确立制度,称“开国郡公”。
  2. 发展:延续至南北朝、隋唐,宋代仍沿用,但逐渐虚衔化。
  3. 废止:明初短暂保留后废除,越南也曾沿用此爵位。

三、爵位特点

四、相关典故

《晋书·王沉传》记载:“前以翼赞之勋,当受郡公之封”,反映了晋代对功臣的封赏规则。

五、其他含义

在部分语境中,“郡公”也被引申为成语,比喻官职高、权力大的官员,但其核心含义仍以封爵为主。


注:如需更完整的历代郡公名录或具体案例,可参考《晋书》《明史》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辩逸鼻夷不毬的怎差譌打游飞典诰东横铎铃丰业干度革号骨都都鬼扯腿过头鼓筝赫赫哗耳沪江交契唧唧咕咕浸渐瘠瘦鲲鲠捆扎厘饬理檝盭绶六花阵六属铠利析秋毫冒愬鸟笼炮云偏谬片札裒汇青林音乐容喙傻呼呼乘舆车歙漆阿胶试场适莫实务首善之地殊不知水溲饼兕爵祀礼私贴汤雪题西林壁同流合污晚实五斗米师五扰弦胶小女胁弱洗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