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景泰蓝的意思、景泰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景泰蓝的解释

[cloisonne] 中国工艺品之一,用铜做胎,把铜丝掐成花纹焊在胎上,填上珐琅彩釉烧制而成。明代景泰年间开始大量制造,珐琅彩釉多用蓝色

详细解释

北京 著名的特种工艺品之一。早在 唐 代就有此种工艺制作。一说,系创于 明 宣德 年间,至 明 景泰 年间才广泛流行。用铜胎制成,当时以蓝釉为最出色,习惯称为“景泰蓝”。 清 代以后,远销国外。品种有瓶、碗、盘、烟具、台灯、糖罐、奖杯等。也叫铜胎掐丝珐琅。 老舍 《茶馆》第三幕:“我得到一堂景泰蓝的五供儿,东西老,地道,也便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景泰蓝是中国传统金属胎珐琅工艺的专称,学名为"铜胎掐丝珐琅"。其名称源自明代宗朱祁钰的年号"景泰"(1450-1457年),因该时期珐琅制作技艺臻于成熟且以蓝色釉料为主调而得名。制作工艺包含六大核心工序:制胎(铜胎锻造)、掐丝(铜丝塑形)、点蓝(釉料填充)、烧蓝(高温烧结)、磨光(表面抛光)和镀金(鎏金处理),每道工序均需匠人精准掌握金属与釉料的物性特征。

据《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研究》记载,明代景泰蓝器物以深沉稳重的钴蓝釉为基调,常饰以缠枝莲纹、云龙纹等传统纹样,清代则发展出豆绿、绛紫等20余种釉色,纹饰体系扩展至山水人物等复杂构图。2006年,该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存传承谱系可追溯至清宫造办处的匠作传统。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景泰蓝"定义为:"中国特种工艺品之一,用铜胎掐丝后填各色珐琅釉烧制而成。明代景泰年间在北京开始大量制造,珐琅彩釉多用蓝色,所以叫景泰蓝。"这一释义准确概括了其材质特征、工艺渊源与命名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

景泰蓝是中国传统特种金属工艺品的代表,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定义与别称

景泰蓝的正名为铜胎掐丝珐琅,俗称“珐蓝”或“嵌珐琅”。它以铜为胎基,用扁铜丝掐成花纹并焊接于胎体,再填充珐琅釉料烧制而成。因工艺在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7年)达到鼎盛,且早期釉色以蓝色为主,故得名“景泰蓝”。

2.制作工艺

3.历史发展

4.艺术特点

5.文化地位

景泰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燕京八绝”之一。它曾为宫廷专属陈设品,象征尊贵与工艺巅峰,现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成为北京特色传统手工艺的代表。

如需了解更多细节,可参考来源网页(如、4、5、8等)中的完整描述。

别人正在浏览...

八音遏密怭怭别裁碧牙签察里津保卫战超世絶伦鸱苕黨人蛋类大有迳庭大钟电子层锻炉犯寒蜂蠹凤职赋纳各养的各疼钩络带逛逸咕咚何当黄涔黄大鉴诫践厤解骖救溺济增军鼓慷惋类造利唇吻陵司沦塞摩灭内舍弄碜儿平辈碶牐然腹热狂惹是招非射亭十常侍适逢其会适合守分赎庸娑罗绵天饥天烖铜狄完实温煖五利乌衣之游秈稻鲜紫闲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