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钩络带的意思、钩络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钩络带的解释

亦作“ 鉤落 ”。亦作“ 鉤落带 ”。一种束腰带。《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童謡曰:‘ 诸葛恪 ,芦苇单衣篾鉤落,於何相求成子閤。’……鉤落者,校饰革带,世谓之鉤络带。”《北堂书钞》卷一二八引 晋 张勃 《吴录》:“鉤落者,革带也,世谓之鉤落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钩络带是中国古代服饰中一种特殊的腰带形制,最早见于北方游牧民族服饰体系,后经汉唐时期逐渐融入中原服饰文化。该腰带以皮革为基底,两端装有金属材质的钩状饰件与环状带扣,通过钩环相扣实现束腰功能。其名称源自"钩络"二字的本义:"钩"指金属弯钩构件,"络"则描述带身编织缠绕的工艺特征。

据《中国服饰史》记载,钩络带在汉代已作为武官常服配饰出现,带身常镶嵌鎏金银片或宝石,带钩形制多作虎首、螭龙等兽形纹样,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考古发现如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银带具等实物证据,印证了其带钩与带扣采用失蜡法铸造,表面多錾刻云雷纹或忍冬纹的工艺特征。

这种腰带的流行反映了古代中原与边疆民族的文化交融现象。宋代《舆服志》载其形制演变:南北朝时期带钩逐渐简化为方头形,至唐代发展为可调节松紧的活动扣设计,成为后世玉带銙的原型。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古代装有钩状饰件的皮质束腰带",准确概括了该服饰部件的核心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钩络带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方向,不同来源的释义存在差异:

一、作为服饰类名词(主流解释)

基本含义:指古代的一种束腰带,常见于汉魏时期。
结构特点:

  1. 通常由皮革制成,配有环形带扣,形状分为圆形或方形()。
  2. 讲究的款式会附加扣针,使用时将皮带穿入扣内,再插入扣针固定()。
    历史出处: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提到童谣“芦苇单衣篾鉤落”,其中“鉤落”即指校饰革带,后世称为“鉤络带”()。

二、作为成语的引申义(少数来源提及)

基本含义:比喻人际关系紧密,相互联系密切()。
构成解析:


使用建议

若用于历史或文学场景,建议优先采用“束腰带”的本义;若需比喻性表达,需结合上下文语境判断是否适用引申义。

别人正在浏览...

阿买豻狱奥窍澳闸报矿边燧钵授怖慑采凤随鸦察探成都船乘触罗赐则带砺山河诋谰冬菇枫陛风俗画干捷赶骚寒烟好还虹辉鸿卓侯籍黄巾力士集安鉴澄绛引幡见貌辨色解表脊筋镜洗眷想拒讳疽肿忾愤龛虣扛活哭丧脸酪浆冒尘麻沙本抹彩批照铺眉搧眼岐跗轻言肆口桼书羣徒三皇三西神邦时直水柱树杪太康瓦罂温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