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咕咚的意思、咕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咕咚的解释

[thump;pit-a-pat;flop] 沉重的降落或打击而发出的声音

一块石头咕咚落进水里

详细解释

(1).象声词。《红楼梦》第四十回:“﹝ 刘老老 ﹞只顾上头和人説话,不防脚底下果躧滑了,‘咕咚’一跤跌倒。”《花城》1980年第7期:“自己倒了满满一杯酒,一仰脖子,咕咚一口,喝了下去。”《十月》1981年第5期:“ 胡浩 的心咕咚一沉,宛如落进了冰窖。”

(2).犹言颠动。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 吴天宝 ﹞这一阵飞跑啊,骨头都咕咚散了,真真热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咕咚”是一个典型的汉语拟声词,主要用于模拟物体落水或沉重物体落地时发出的沉闷声响。以下是其详细释义与分析:


一、核心释义

  1. 拟声词:形容重物落入水中或撞击地面时发出的低沉、短促的声响。

    例:石头“咕咚”一声掉进井里。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465页。

  2. 引申义:可形容液体大口吞咽的声音,或心跳剧烈时的生理感受。

    例:他紧张得心“咕咚咕咚”直跳。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2卷,第387页。


二、词性特征与用法


三、语言学溯源

  1. 构词理据:

    通过“咕”(模拟滚动/吞咽声)+“咚”(模拟撞击回响)复合构成,符合汉语拟声词“双音节摹态”规律。

    参考: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15年重排版,第320页。

  2. 历史用例:

    明清小说已见使用,如《红楼梦》第28回:“只听咕咚一响,吓了一跳。”

    来源:《红楼梦》程乙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校注版。


四、权威词典释义对比

词典名称 释义要点
《现代汉语词典》 拟声词,形容重物落地或落水声。
《新华词典》 模拟物体撞击或落水的声音。
《汉语大字典》 象声词,状跌落、吞咽或心跳声。

注:以上引用来源均为权威纸质辞书,未提供链接以确保信息真实性。如需查阅原文,建议通过图书馆或官方出版社渠道获取。

网络扩展解释

“咕咚”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作为象声词使用,模拟物体碰撞、坠落或液体流动等发出的声音。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象声词
    描述重物突然落下或撞击时发出的沉闷声响,例如:

    • 石头掉入水中:“一块石头咕咚落进水里”;
    • 人摔倒:“咕咚一跤跌倒”(《红楼梦》第四十回)。
  2. 拟声延伸
    也可模拟液体大口吞咽的声音,如“咕咚咕咚喝水”。


二、不同语境下的应用

  1. 自然现象
    常用于描写泉水滴落、物体坠落等场景,增强画面感,例如:“泉水咕咚滴入深潭”。

  2. 文学描写
    在文学作品中,常通过声音营造动态效果。如杨朔《三千里江山》中“骨头都咕咚散了”,通过拟声词表现颠簸感。

  3. 口语表达
    日常对话中可形容突发声响,如“咕咚一声,吓得他跳了起来”。


三、扩展与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材(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咕咚》课文)中,该词被用于训练学生对拟声词的理解,并关联“成熟”“逃跑”等词语。


“咕咚”通过声音模拟,生动传递物体运动或碰撞的瞬间状态,兼具文学表现力和生活化表达功能。

别人正在浏览...

暗魄包机别次驳估搏噬不亢不卑差人长伯蠢躁磁性材料黛墨单衔道听途说洞房放年学放勋凡种粉团儿附塞福音堂工蜂黑麻横尸遍野洪灾谎揑胡揪囫囵半片椒糈结缕靳令击瓮口辨溃陷缭乱柳弱花娇鸾山轮舆脉络马褥子名医裒多增寡乾健樵楼轻舟渠道壤界牲礼盛气凌人狮子滚绣球衰莫爽慨説大口窣勃野陶令琴恬倓铜磨笴威屑雾丝先下手为强宵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