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军鼓的意思、军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军鼓的解释

战鼓。《左传·昭公五年》:“使臣获衅军鼓,而敝邑知备,以御不虞,其为吉,孰大焉?”《三国志·魏志·陈登传》“ 陈登 者” 裴松之 注引《先贤行状》:“ 登 手执军鼓,纵兵乘之,贼遂大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作兹征鉞军鼓,陈之于东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军鼓是汉语中具有明确军事与音乐双重属性的复合名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军鼓指"军队中用于传递信号或鼓舞士气的打击乐器",其核心特征为双面鼓身、底部安装响弦的结构,敲击时能发出清脆的短促音色。

从乐器分类学考察,中国军事博物馆馆藏资料显示,军鼓形制可追溯至商周时期的铜制战鼓,至汉代演变为木框皮面形制,明代《武备志》记载其作为行军列阵的指挥器具,近代发展为配有调节装置的标准化军乐队乐器。

现代汉语语境中,该词存在三重语义延伸:1)特指军乐队使用的小型双面膜鸣乐器;2)代指古代战场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3)引申为军事行动发起的前奏象征,如文学作品中"军鼓擂动"常喻指战役开端。中央音乐学院乐器研究所的声学分析表明,标准军鼓频率范围集中在2000-5000Hz区间,这种高频特性使其在战场环境具有穿透力强的声学优势。

网络扩展解释

“军鼓”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层核心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古代含义(军事用途)

  1. 基本定义
    指古代战争中使用的战鼓,用于传递信号、指挥军队或激励士气。例如《三国志》记载陈登“手执军鼓,纵兵乘之”,即通过击鼓指挥作战。

  2. 历史记载
    古籍如《左传·昭公五年》提到“衅军鼓”的仪式,北魏《水经注》也描述军鼓作为征伐的象征。


二、现代含义(乐器)

  1. 定义与结构
    现代军鼓(英文:Snare Drum)是一种打击乐器,由金属框架和两端蒙皮(多为塑料或皮革)的鼓身组成。底部鼓面装有响弦(金属或尼龙弦),敲击时响弦共振发出独特“沙沙”声。

  2. 音色调节
    通过调节响弦松紧可改变音质:绷紧时声音清脆明亮,松弛时音色低沉柔和。

  3. 应用场景
    广泛用于交响乐团、军乐队、爵士乐等场景。例如武警军乐队用大军鼓演奏进行曲,交响乐中常与小号、定音鼓等配合。


三、延伸关联

如需更详细的结构图或演奏技巧,可参考来源中的专业百科条目。

别人正在浏览...

安坻白首相知北马采取漕荐成单麤粗答允雕残雕盘断山阨难罚极方道繙覈梵屧伐叛伏彦呱呱堕地鼓倡鲎酱簧惑忽期忽区肩二降送徼迎计伐称勋量枘制凿敛影逃形涖丧柳夭桃艳龙庙募原迁乔秦书八体趋出遶梁歌山鸡舞镜捎马生货侍奉尸蜡受看蕬萝私私诵斥锁扃所图田赋涕泗交下通鼓文历文义温直务头霄光削皮邪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