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温煖的意思、温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温煖的解释

同“温暖”。 1.暖和。《淮南子·氾论训》:“裘不可以藏者,非能具綈绵曼帛,温煖於身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冬欲温煖,春欲清凉。”

(2).犹温存。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今陛下以至仁柔天下,兵骄而益厚其赐,戎狄桀傲而益加其礼,荡然与天下为咻呴温煖之政,万事惰坏而终无威刑以坚凝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温煖(wēn nuǎn)是汉语中表示温度适中、使人感到舒适的状态,同时蕴含情感关怀的词汇。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基础释义

  1. 温度适中

    指物体温度不冷不热,给人以舒适感。如《汉语大词典》释为“暖和,不冷也不太热”,常见于描述气候、阳光或物体触感(如“温煖的春风”“被窝温煖”)。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7卷),上海辞书出版社。

  2. 情感关怀

    引申为对他人的体贴、关怀,如“温煖人心”。此义项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明确标注为“使人心里感到温暖”。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二、古汉语拓展

  1. 通假与异体

    “煖”为“暖”的异体字,古籍中常互通。《说文解字注》释“煖”:“温也,从火爰声”,强调与“火”相关的温热属性。

    来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

  2. 文学意象

    古典文学中多借“温煖”寄托情感,如白居易《新制布裘》中“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以“暖”喻仁爱。

    来源:《全唐诗》,中华书局。

三、现代用法辨析

现代汉语中“温暖”为规范写法(见《通用规范汉字表》),“温煖”多用于保留古意的文学语境或特定方言(如闽南语读“un-luán”)。

来源:教育部《通用规范汉字表》,语文出版社。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2.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2016年。
  3.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中华书局,2013年。
  4. 《全唐诗》(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1960年。
  5. 《通用规范汉字表》,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2013年。

网络扩展解释

“温煖”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温煖”读作wēn xuān(部分文献注音为wēn nuǎn),表示温暖舒适的状态,既可形容物理环境的暖和,也可引申为情感上的关怀与慰藉。

二、详细解释

  1. 物理层面的温暖
    指温度适宜、令人舒适的状态,如“温煖的阳光”“温煖的家庭氛围”。古籍中亦有类似用法,如《淮南子》提到“裘不足以藏者,非能具温煖於身也”。

  2. 情感层面的关怀
    引申为温存、体贴之意。例如苏轼在《御试制科策》中以“咻呴温煖之政”比喻柔和宽厚的治国方式。

三、字形与字源

四、使用场景

五、古籍例证

  1. 《齐民要术》提到“冬欲温煖,春欲清凉”,强调温度调节。
  2. 孙绰《三月三日诗》中“温风煖煖”,通过叠字强化暖意。

“温煖”是一个兼具物理与情感双重含义的词汇,常见于古典文献,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被“温暖”替代。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鳌极傲听保温瓶保息朝英逞办传置大操道津大愿力颠倒干坤低缓迪知风逸分界线分物负牛光炎横排画力火壶卢鉴临角牙静止金鸿紧身衣鸡埘爵穴蜡人冷字溜光罄尽偻背马伏明光光木樵内陆湖粘稠嚙毡牛录额贞乾腊俏式颀而啓发式清澹认错三院撒阽闪赚石醋醋石斗硕硕嵩邱腾化团云队图赖晚达雾乱香格里拉贤妙小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