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八音遏密的意思、八音遏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八音遏密的解释

《书·舜典》:“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谓 尧 死,天下为之举哀,停止作乐。后以“八音遏密”指国君(或国家元首)去世。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明年冬,鼎湖弓剑竟弃臣民,八音遏密矣。” 柳亚子 《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志哀》诗:“奉櫬南归四载遥,八音遏密寄哀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八音遏密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籍的成语,其含义深刻且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字义分解

  1. 八音

    指中国古代对乐器的分类总称,具体包括:

    • 金(钟、镈)、石(磬)、丝(琴、瑟)、竹(箫、管)、匏(笙、竽)、土(埙)、革(鼓)、木(柷、敔)八类材质制成的乐器。

      《周礼·春官》记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2. 遏密

    “遏”意为停止、抑制,“密”通“谧”,指寂静无声。合指乐声沉寂,引申为举国停止娱乐活动。


二、成语本义与引申义


三、文化内涵与典源

  1. 典出《尚书》

    语出《尚书·舜典》,记载帝尧驾崩后,舜继位前的哀悼期。后世将此典故提炼为“八音遏密”,成为帝王丧仪的代称。

  2. 礼制象征

    体现古代“以礼治国”的思想,通过禁乐表达对君主的尊崇与哀思,如《汉书》载:“遏密八音,以崇天子之祀。”


四、权威文献参考

  1. 《汉语大词典》

    释义:“指帝王死后停止举乐。亦泛指国家元首之丧。”

  2. 《辞源》

    引《尚书》注:“遏,绝;密,静也。言八音皆止。”

  3. 《古代汉语词典》

    强调其与丧葬礼制的关联,并举例《宋史》中“八音遏密,哀思攸存”的记载。


五、现代用法与示例

现代汉语中仍用于形容庄严的哀悼氛围,如:

“纪念馆内八音遏密,众人垂首默哀。”

亦见于历史文学,如郭沫若《洪波曲》中:“在‘八音遏密’的时期,一切娱乐均归停止。”


参考资料原文来源:

  1. 《尚书·舜典》(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 《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版)
  4.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八音遏密”是一个源自《尚书》的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1. 出处与基本含义
    该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三载,四海遏密八音。”意为舜帝去世后,百姓停止奏乐以示哀悼。其中“八音”指古代八类乐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的统称;“遏密”意为阻止、寂静,合指乐声停止。

  2. 引申含义
    原指帝王逝世后举国停止娱乐活动以表哀思,后扩展用于形容国家元首去世的庄重场景,如柳亚子诗句“奉梓南归四载迟,八音遏密寄哀思”即以此悼念孙中山先生。

  3. 用法与结构
    成语结构为主谓式,可作主语或谓语,如“八音遏密寄哀思”。其近义词为“遏密八音”,两者含义相同,仅词序调换。

  4. 文化意义
    反映了古代礼制中对君主的高度尊崇,通过暂停音乐活动表达集体哀悼,体现礼乐与政治伦理的紧密关联。


参考资料:综合《尚书》原典及历代文献用例,释义权威性较高的来源包括汉典、沪江词典等。

别人正在浏览...

阿波罗白黑颠倒百苛冰解的破不及部居承佃冲阸冲劲儿愁蛾大槐宫打磨陀大仰爬脚子德性琱璚豆腐乳对话宫墙过来人含葩诲让祸苗家访继代劫富济贫金障冏冏鸡婆橛守成规口出狂言刳心羸惙历兵粟马六引隆盛龙芽草龙准梅花阵鸣鞞目瞪口歪耐官逆法泥中之对倾想起奏铨试格散传桑公讪短升云神仙识几守军搜拔隤祥外祖父玩意隈曲仙诗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