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星的意思、角星的详细解释
角星的解释
即角宿。《汉书·息夫躬传》:“往年荧惑守心,太白高而芒光,又角星茀於河鼓,其法为有兵乱。”《南齐书·天文志上》:“﹝ 永元 ﹞六年正月戊戌,月在角星南,相去三寸。”参见“ 角宿 ”。
词语分解
- 角的解释 角 ǎ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鹿角。犄角。角质。 形状像角的:菱角。皂角。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角(在中国山东省)。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
- 星的解释 星 ī 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光的或反射光的天体;一般指夜间天空中发光的天体:星球。恒星。行(妌 )星。卫星。披星戴月。 细碎的小颗粒东西:火星儿。 秤等衡器上记数的点:定盘星。 军官衣领上的徽记:五星
专业解析
角星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天文与星象两个维度,以下结合权威辞书进行解析:
一、天文概念:二十八宿之一
角星即二十八宿中的角宿,由两颗主星(角宿一、角宿二)组成,形似兽角。《汉语大词典》明确记载:“角,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之首”。其位置在青龙星象的龙角处,古代天文学中用于观测季节变化。现代天文学证实角宿一(室女座α星)是北半球春季重要导航星。
二、星象文化:吉凶象征
在传统星象学中,角星被赋予特殊寓意:
- 吉星象征
《史记·天官书》载:“左角李,右角将,大角者天王帝廷”,视其为天王庭政之兆(《辞海》第七版)。
- 兵事预兆
《开元占经》引述:“角星明大,则王道昌;芒动则兵起”,其亮度变化关联战事(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数据库)。
三、现代延伸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补充释义:“角星” 可泛指呈角状的星群组合,或借喻为引领方向的核心事物。
参考资料
-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 中国天文学会. 《中国天文年历》[Z]. 科学出版社, 2024.
- 夏征农, 陈至立. 《辞海》[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0.
- 瞿昙悉达. 《开元占经》[O].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M]. 商务印书馆, 2023.
网络扩展解释
“角星”是一个具有多重文化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含义
- 天文学中的角宿:角星指二十八宿中的“角宿”,属于东方青龙七宿之首。古代文献如《汉书》《南齐书》中均有记载,例如《汉书·息夫躬传》提到“角星茀于河鼓”,预示兵乱,反映了古人对天象的占卜观念。
2.神话与宗教形象
- 道教二十八星宿神将:在道教文化中,角星被拟人化为“角木蛟”,是守护东方青龙神君的七宿之一。这一形象源于古代星辰崇拜,融合了神话与天文观测,如《西游记》中角木蛟曾助孙悟空降妖。
3.文献与历史应用
- 古代天文记录中,角星常作为观测坐标。例如《南齐书·天文志》记载:“月在角星南,相去三寸”,说明其用于描述天体位置。
4.现代需注意的歧义
- 需注意“角星”与“五角星”的区别。后者是现代符号(如国旗、勋章),而“角星”在古代专指星宿。
“角星”以天文学意义为核心,兼具神话色彩,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星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若需进一步了解二十八宿或其他星官,可查阅《汉书》《南齐书》等古籍或权威天文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哀愁倍读笔底生花箄筏步綦不屑置辩朝觐敕正瓷砖代课殚见洽闻单至到口捣练子泛林樊孙附録俘庙夫妻本是同林鸟革面敛手鸽子笼观顾官贾郭公塼汉镜好身手火迫家老讲阁济川介氏静碧军烽科头箕踞困馁浪儿两许连纤劙刀六艺醴醆麦黄水谬遁谋帅恼火萍飘普快请君入瓮齐平祈禠髯断石尉失虚丝弦桃花妆套头贴方推食解衣脱赠谢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