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瓷砖的意思、瓷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瓷砖的解释

[ceramic tile] 表面带釉饰的瓷土烧制成的砖块

详细解释

瓷土烧制的建筑材料,一般是方形,表面有釉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瓷砖是以耐火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为原料,经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等工艺制成的建筑装饰材料。《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其定义为“用黏土烧制的薄板状建材,表面光滑,常用于铺砌地面或墙面”。其材质主要为石英、长石、黏土等无机非金属材料,通过1200℃以上高温烧制形成玻化结构,具备耐磨、防污、易清洁等特性。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GB/T 4100-2015《陶瓷砖》,瓷砖按吸水率分为五类:瓷质砖(E≤0.5%)、炻瓷砖(0.5%<E≤3%)、细炻砖(3%<E≤6%)、炻质砖(6%<E≤10%)和陶质砖(E>10%)。考古发现显示,最早的系统性瓷砖应用可追溯至公元前13世纪古埃及神庙的釉面陶板装饰,而现代瓷砖工业化生产则始于19世纪的欧洲制陶业革新。

注:本文参考来源包含《现代汉语词典》、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建材标准、考古研究文献及建筑装饰工程手册等权威资料。因部分文献无公开网络链接,故采用行业通用引用格式标注。

网络扩展解释

瓷砖是以耐火的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如黏土、石英砂等)为原料,经研磨、混合、压制、施釉、高温烧结等工艺制成的耐酸碱瓷质或石质建筑材料。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核心特性

  1. 物理性能

    • 高硬度:烧结工艺使其具备耐磨抗压特性,适合高流量区域(如公共场所)。
    • 耐腐蚀:对酸、碱及化学溶剂有较强抗性。
    • 低吸水率:吸水率越低(如瓷质砖<0.5%),防污性能越强。
  2. 生产工艺
    流程包括原料处理、成型、干燥、施釉(部分类型)、高温烧结(1200℃以上)等步骤。

二、常见分类与用途

类型 特点 适用场景
通体砖 胚体与表面同色,无釉;防滑耐磨,但花色单一 厨房、卫生间、走廊
抛光砖 通体砖抛光处理,光亮但防污性较弱 客厅、餐厅
釉面砖 表面施釉,色彩丰富但耐磨性较低 墙面装饰、室内地面
玻化砖 吸水率极低(<0.1%),硬度最高,但防滑性差 商业空间、高人流区域

三、应用扩展

四、历史与行业背景

中国是瓷砖生产大国,占全球产量约50%,主要产区为广东佛山。陶瓷工艺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现代瓷砖结合传统烧制与工业化技术,成为建筑装饰主流材料之一。

如需更全面的分类或选购建议,可参考权威装修指南或行业标准(如、4、5)。

别人正在浏览...

叆叇鹌鹑馉饳儿八方风雨班春傍皇彼何人斯查账逞学陈米驰道辞说大前儿雕萃调派钉疽方溃分色覆坼附荐干吕轰哄鸿致华坊桓石虔来化子降舆翦灭奸凶翦爪噭啕接连犒钱客土领悟说离蓰龙鸾履道坊盟坛木梆难苦鸟俗攀爬漂樐坡道齐舍全气三二渗匀谥名矢室榫眼诉雪沓冈复岭梯阶涕泪交流挺动推历煨燔霞裾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