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附録的意思、附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附録的解释

(1).将与正文有关的文章或资料缀于正文的后面。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二酉山房记》, 王长公 为余藏书室作者,今附録此云。”

(2).附在正文后面与正文有关的文章或参考资料。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徐介诗》:“ 钱牧斋 先生注 杜 诗,卷首附録有《徐介题耒阳杜工部祠堂》诗。”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记得 清 秘阁曾印有模《梅花喜神谱》笺百种,收为附录,亦不恶。” 阿英 《<现代名家随笔丛选>序记》:“本书所收随笔,一共是十九种,又附录二种。”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附録”是“附录”的异体字写法,指附在书籍、文章等正文之后的补充性内容。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附录是正文的附属部分,通常包含与正文相关但不宜直接插入正文的补充材料,如数据表格、参考文献、延伸阅读等。例如工具书或学术著作中,附录可能占数页篇幅。

  2. 历史用法

    • 明代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提到将《二酉山房记》作为附录,说明其早期用途。
    • 清代王士禛的《池北偶谈》收录了钱牧斋注杜诗时的附录内容,体现其在文献整理中的作用。
  3. 现代应用
    鲁迅在书信中提及将笺谱图样作为附录,阿英编选文集时也采用附录形式收录争议性内容,显示其功能扩展至说明、补充和存档。

  4. 相关术语

    • 外文对应:英语称“appendix”,德语为“Nachtrag”,法语为“appendice”。
    • 近义词:补遗、附件;反义词:正文。

附录通过附加资料增强正文完整性,常见于学术、出版领域,需根据内容相关性决定是否纳入。

网络扩展解释二

《附録》是一个日语词汇,用来指代书籍、文件等的附加内容。该词由3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隶」、「十」和「卜」,共有16画。《附録》一词来源于古代汉字写法,其繁体字为「附録」,意为附加的记录或信息。以下是一些使用《附録》的例句: 1. 这本杂志有一个有趣的《附録》。 2. 请在这份文件的《附录》中查找答案。 3. 这本书的《附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组词:附属、附加、附设、附上、附注 近义词:附录、附加资料、附页 反义词:正文、主要内容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我很乐意再帮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