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捣练子的意思、捣练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捣练子的解释

(1).词牌名。以咏捣练而得名。一名《捣练子令》。因 南唐 冯延巳 词,起结有“深院静”及“数声和月到帘櫳”句,更名《深院月》。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又双调三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参阅《词谱》卷一。

(2).曲牌名。即《胡捣练》。南北曲均有。均属“双调”。南曲字句格律与词牌单调相同,用作引子。北曲与词牌不同,而与词牌《生查子》半阕相近,《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以为即《生查子》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中者,非。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捣练子》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词牌名,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词牌来源与演变

  1. 起源:该词牌最初以描写捣练(古代妇女捶打丝帛的劳作)为主题得名。南唐冯延巳因词中“深院静”“数声和月到帘栊”等句,将其更名为《深院月》。

  2. 词体结构:

    • 单调体:27字,五句三平韵,如李煜代表作:“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 双调体:38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二、文学特点与代表作

  1. 主题特征:多表现闺怨、征人思妇之情。如贺铸《捣练子》组词,通过“砧面莹,杵声齐”描写捣衣场景,寄托对戍边亲人的思念。

  2. 格律示例(以单调体为例):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曲牌衍生

在戏曲中,《捣练子》演变为南北曲共用的曲牌,南曲保留词牌单调体格式作引子,北曲则另有变化。

四、词义溯源

“捣练”本指捶打煮过的丝帛使其柔软,唐代张继诗句“谁家捣练孤城暮”即描绘此场景,后逐渐演化为诗词意象。

网络扩展解释二

《捣练子》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喜欢调皮捣蛋、喜欢闹着玩的孩子。下面是关于《捣练子》的更多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捣练子》的部首是手(扌)和心,它总共有12画。 来源和繁体:《捣练子》一词源自于古代汉字,没有明确的来源。在繁体中,它的写法是「搗練子」。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在古代写法中,「捣练子」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意思相同。 例句:他是一个有趣的捣练子,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欢乐。 组词:与《捣练子》相关的组词有「捣蛋」、「调皮捣蛋」等。 近义词:与《捣练子》相近义的词语包括「顽童」、「小调皮」等。 反义词:与《捣练子》相反义的词语可能有「乖巧」、「听话」等。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咨询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