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请君入瓮的意思、请君入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请君入瓮的解释

[try what you have devised against others] 成语,喻指以其人之法,还治其人之身

宝琴笑道:“请君入瓮”。——《红楼梦》

详细解释

见“ 请君入瓮 ”。


《太平广记》卷一二一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周兴》:“ 唐 秋官侍郎 周兴 ,与 来俊臣 对推事。 俊臣 别奉进止鞫 兴 , 兴 不之知也。及同食,谓 兴 曰:‘囚多不肯承,若为作法?’ 兴 曰:‘甚易也。取大瓮,以炭四面炙之,令囚人处之其中,何事不吐!’即索大瓮,以火围之,起谓 兴 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 兴 惶恐叩头,咸即款伏。”后用“请君入瓮”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当掬 西江 之水,为尔湔肠;即烧东壁之牀,请君入瓮。”亦作“ 请君入瓮 ”。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仁人们或者要问:那么,我们竟不要‘费厄泼赖’么?我可以立刻回答:当然是要的,然而尚早。这就是‘请君入瓮’法。” 茅盾 《子夜》八:“他向来是惯叫农民来钻他的圈套的,真不料这回是演了一套‘请君入瓮’的把戏。”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请君入瓮”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以下为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该成语字面意为“请您进入大瓮”,比喻用某人设计陷害他人的方法反过来整治他自己,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核心在于通过对方惯用的手段使其自食其果,常用于描述策略性反击或揭露阴谋的情形。

二、历史典故
典故出自唐代酷吏周兴与来俊臣的故事。据《资治通鉴》记载,周兴曾用“火烤大瓮”逼供犯人,后因涉嫌谋反被来俊臣审讯。来俊臣问周兴:“如何让不认罪的囚犯招供?”周兴得意地描述此法,来俊臣遂说:“请兄入此瓮!”周兴当场认罪。这一戏剧性事件成为成语的直接来源。

三、用法与延伸

四、文化启示
成语不仅展现古代政治斗争的智慧,更警醒世人“害人终害己”的哲理。其故事性和警示意义使其在文学、戏剧等领域被广泛引用,成为中华文化中“策略反制”的经典符号。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请君入瓮》的意思

《请君入瓮》是一个成语,意为邀请别人入坏境或困境,使其自取灭亡。

成语拆分部首和笔画

《请君入瓮》的拆分是:请(田字旁),君(口字旁),入(人字旁),瓮(瓦字旁)。

请君入瓮的总部首是瓦字旁,笔画总数为14画。请(10画),君(7画),入(2画),瓮(4画)。

成语来源

《请君入瓮》的故事源于《庄子·逍遥游》。文章中有一个人对庄子说:“我愿将我所知道的通之于鬼神不及士,通之于士不及夫子,通之于夫子不及天地。”庄子回答说:“可以试一试,你曾见过陷害别人的机关吗?”实际上,庄子是希望这个人陷入困境,从而明白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是有限的。

繁体

《请君入瓮》的繁体字为「請君入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写成语《请君入瓮》的字形有些不同。请字在《康熙字典》中写作「讱」,君字写作「覠」或「覡」,入字写作「裡」,瓮字写作「罋」。古代写法在字形上有一些差异。

例句

他看到有人行骗,却选择了保持沉默,实际上是在请君入瓮。

组词

请教、请帖、请托、君子、入场、入围、入学、瓮城。

近义词

引吭高歌、册邀之情。

反义词

退避三舍、远离险境。

别人正在浏览...

安全梯百体便繁辩人臂肩驰范淳一丹山大人不见小人怪逗乐儿顿证風伯烽火四起封台告求攻无不克宫县怪道鳏穷过命还官骇人视听杭子鹤言厚贶昏夺货郎鼓及己絶脉俊能颗盐狂电馈运襕裙躏蹂螺首路线卖重駡唧唧霿乱木鹞苹藻起雷祈祝驱禁日者商宦上介上阳花山向石瓠耍态度税马司李素知腾激蓊薆乌合之众贤范鲜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