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请君入瓮的意思、请君入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请君入瓮的解释

[try what you have devised against others] 成语,喻指以其人之法,还治其人之身

宝琴笑道:“请君入瓮”。——《红楼梦》

详细解释

见“ 请君入瓮 ”。


《太平广记》卷一二一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周兴》:“ 唐 秋官侍郎 周兴 ,与 来俊臣 对推事。 俊臣 别奉进止鞫 兴 , 兴 不之知也。及同食,谓 兴 曰:‘囚多不肯承,若为作法?’ 兴 曰:‘甚易也。取大瓮,以炭四面炙之,令囚人处之其中,何事不吐!’即索大瓮,以火围之,起谓 兴 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 兴 惶恐叩头,咸即款伏。”后用“请君入瓮”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当掬 西江 之水,为尔湔肠;即烧东壁之牀,请君入瓮。”亦作“ 请君入瓮 ”。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仁人们或者要问:那么,我们竟不要‘费厄泼赖’么?我可以立刻回答:当然是要的,然而尚早。这就是‘请君入瓮’法。” 茅盾 《子夜》八:“他向来是惯叫农民来钻他的圈套的,真不料这回是演了一套‘请君入瓮’的把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请君入瓮”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含义为“邀请对方进入瓮中”,实际指用某人自己的方法反过来对付其本人,常比喻设局诱使对方落入圈套,使其自食其果。该成语源自唐代酷吏来俊臣的典故。

据《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武则天时期,来俊臣奉命审讯周兴。因周兴本人擅长酷刑,来俊臣便假意请教“如何让囚犯招供”,周兴建议“将人放入瓮中炙烤”,来俊臣随即命人准备火瓮,对周兴说:“请君入此瓮。”周兴惊恐认罪。此故事生动体现了成语“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核心逻辑。

在用法上,该成语多含贬义,强调计谋的针对性,例如:“他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最终被对手请君入瓮,曝光了所有证据。”现代语境中,其适用范围扩展至商业竞争、法律博弈等领域,警示人们勿用不正当手段行事。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成语源流大辞典》(2003年)
  2.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请君入瓮”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以下为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该成语字面意为“请您进入大瓮”,比喻用某人设计陷害他人的方法反过来整治他自己,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核心在于通过对方惯用的手段使其自食其果,常用于描述策略性反击或揭露阴谋的情形。

二、历史典故
典故出自唐代酷吏周兴与来俊臣的故事。据《资治通鉴》记载,周兴曾用“火烤大瓮”逼供犯人,后因涉嫌谋反被来俊臣审讯。来俊臣问周兴:“如何让不认罪的囚犯招供?”周兴得意地描述此法,来俊臣遂说:“请兄入此瓮!”周兴当场认罪。这一戏剧性事件成为成语的直接来源。

三、用法与延伸

四、文化启示
成语不仅展现古代政治斗争的智慧,更警醒世人“害人终害己”的哲理。其故事性和警示意义使其在文学、戏剧等领域被广泛引用,成为中华文化中“策略反制”的经典符号。

别人正在浏览...

必世跛子不射宿乘危陈立夫弛慢遄涂敌酋读后感饵膳发辫犯颜极谏反櫂蜂蠹干糒高参高爵葛衣狗马心故伎孤旅黄蒸环睨兼采践绳见贤加行截蒲截战纪历记里车进贤倦令矩德厥证空废老泥良价两七离疾令诞纶闱頱頢缪书南狐迫压容裕骚乱铄金毁骨暑湿死并私朝同心共济猥酿微行五户丝先胜腺细胞小过门撷翠